你有沒有覺得一份工作薪水真的不夠花,常常需要兼職才能夠剛好養活點廣告賺美金 詐騙一家人,就算只有單身一個人,多出來的錢也存不了多少。
今天跟你分享一個<非常簡單的賺錢方法>,每天花你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能把錢賺到手!!
加入教學影片網址:https://youtu.be/rEkbn2-Sd9E
上面是我的介紹影片,分享這個怎麼賺錢與如何加入,你加入後只需要花個2分鐘點廣告就能賺到錢,有時會再出現新的廣告,每看一則都能賺到錢,還有戳戳樂至少25次到50次的中獎機會,每一次最高能戳到5美元獎勵
所以說,如果你收到的下線越多點廣告賺美金 詐騙,你每天的回饋就越高,如果你的下線升級成付費會員,你就可以立即得到2美元的獎勵
先說明一下付費會員,付費會員一年要付17美元,約台幣500元,付費會員的點廣告數量是免費會員的4倍,所以如果你有九個下線變成付費會員,就等於你有18美元可以升成付費會員了
全世界都可以加入,持之以衡下線有一百萬人付費就有一百萬美元囉!最重要的是其他點廣告的網賺非常容易倒,要不然就是升級付費會員收費特別高,有些根本就是變相的老鼠會
話說了這麼多!總之你想想看加入之後把我這一篇文章改成你的丟給你的朋友或者網友看,FB超多可以交友的網站,多認識一些朋友,介紹他們賺錢吧
總之他看過影片就會加入,就會自已點廣告,加入之後你把他拉到我們的FB社團
陸網路直播今起實行實名制 仍有女主播衣著暴露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6.04.18 / 20:38
資料圖。
資料圖。
大 中 小
今(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網路直播平台正式實施主播實名認證,同時承諾不為18歲以下主播提供註冊通道。
根據中新網報導,在此之前,文化部將鬥魚、YY等19家網路直播平台列入查處名單。種種跡象顯示,網路直播監管越來越嚴格。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此影響,網路直播違規成本將越來越大,靠涉黃涉暴等『激進』內容吸引用戶的道路也越來越難走。
網路直播監管趨嚴 平台開始自律
隨著網路直播的發展,各種亂象頻頻出現。今(2016)年1月份,鬥魚還爆出『網路直播造人』事件,引起網友強烈關注。針對該行業存在的問題,近日,大陸文化部公布,鬥魚、YY、熊貓TV等多家網路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的網路文化產品,被列入查處名單,處罰結果將及時公布。
這種環境下,日前,新浪、搜狐、優酷、百度等20家網路直播平台共同發布了《北京網路直播行業自律公約》,對主播提出了實名認證等要求,今日開始正式實施;同時對現有主播未完成實名註冊者,明(2017)年6月1日前完成實名認證。自律公約還承諾,網路直播視頻保存不低於15天,不為18歲以下主播提供註冊通道。
另,14日,大陸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劉強介紹,將對違規網路直播平台和主播設立警示名單和黑名單制度。不過上述制度何時落地尚無官方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中新網透露,這個黑名單制度目前只是試點,暫時不會針對所有的直播平台。
仍有網路主播衣著暴露
『山雨欲來風滿樓』,種種跡象顯示,網路直播監管將收緊,不過仍有平台『頂風作案』。17日,中新網發現,愛奇藝的『奇秀』內,有女主播衣著暴露直播舞蹈,動作極具挑逗性;《法制晚報》15日也報導,在鬥魚、龍珠等平台都看到了衣著暴露的女主播,也不乏觀眾留言挑逗,要求主播『脫掉衣服』等。
中新網梳理發現,目前網路直播平台所用的模式基本相同。以秀場直播為例:主播在房間內一邊表演唱歌、跳舞等才藝,一邊和網友互動,網友則可贈送『螢光棒』、『鼓掌』、『汽車』等各種虛擬禮物支援主播。這些虛擬禮物最終是靠充值人民幣來獲得。
虛擬禮物的價值,網路直播平台和主播按照一定比例分帳,這種模式下,『網路直播能賺錢』幾乎是行業公開的秘密。正因如此,近年來,網路直播成了眾多企業模仿的對象。除了傳統的9158、YY等,目前在線視頻網站對該業務基本上都做了布局,甚至實行了單獨品牌化運作,如愛奇藝的『奇秀』、優酷土豆的『來瘋』等。
資料圖。
大 中 小
『來瘋』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網透露,目前網路直播主要有兩種:競技遊戲直播和秀場直播,競技遊戲直播基本上不賺錢,而秀場直播則利潤豐厚。
影響:靠『激進』內容取勝的道路或關閉
受此次監管的影響,網路直播平台和主播會不會受到影響呢?艾瑞諮詢分析師郭成傑接受中新網採訪時候表示,整體來看,網路主播收入受到的影響不大,因為畢竟違規者是少數;個體來看,網路主播違規的成本越來越大,『靠打色情、暴力等擦邊球的「激進」內容吸引用戶的道路越來越難走。未來有潛力的主播或將走向專業化。』
對平台來講,熊貓TV表示,對於文化部的決定,這肯定會對熊貓TV造成一定影響,但因熊貓TV之前審核就很嚴格,所以受到的影響比其他直播平台都要低。鬥魚表示,『即便出現主播跳槽,也會在所不惜加強內容和主播審核。』
『來瘋』相關負責人表示,網路直播正逐漸走向區別於傳統媒體的『自媒體』形態,對這樣一個公共媒體傳播者,在監管上面確實面臨一些難題。『現在能做的是加強審核,一旦發現異常資料或異常直播頻道,我們會立即進行人工干預。』
社群興起 新聞網難賺錢
分享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6-04-19 04:06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曾歷經蓬勃發展的網路媒體,如今正普遍面臨兩個問題:廣告營收下滑,以及網站流量持平、或甚至減少,而業者也正透過擴大產業影音與加強拉攏臉書讀者等方式,希望能扭轉頹勢。
網路媒體近年已面臨自動化廣告、廣告攔截工具等眾多財務挑戰。但現在業者發現有個更嚴重的問題正在出現:網路正從網站的時代、過渡到行動應用程式(App)與社群平台(尤其是臉書)的時代。這個結構性變革讓許多媒體慌了手腳,不知道該怎麼賺錢。
讀者是這股改變背後的主要推手,他們如今偏好重新整理並關注社群網站及App上的動態,而非點進網站頁面。在社群網路不斷壯大之際,造訪網站在某種程度上反而變成沒必要的繞路,導致一些新聞網站的流量減少。媒體公司的業務員也難以向客戶解釋,為什麼要為了一小群讀者在媒體購買廣告,而不是直接和正當紅的社群網路接洽。
廣告商也同步調整投放廣告的策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諾瓦克(Brian Nowak)表示,今年第1季所花在線上廣告的每1美元中,就有85美分會進到Google或臉書的口袋。陸網路直播今起實行實名制 仍有女主播衣著暴露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6.04.18 / 20:38
資料圖。
資料圖。
大 中 小
今(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網路直播平台正式實施主播實名認證,同時承諾不為18歲以下主播提供註冊通道。
根據中新網報導,在此之前,文化部將鬥魚、YY等19家網路直播平台列入查處名單。種種跡象顯示,網路直播監管越來越嚴格。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此影響,網路直播違規成本將越來越大,靠涉黃涉暴等『激進』內容吸引用戶的道路也越來越難走。
網路直播監管趨嚴 平台開始自律
隨著網路直播的發展,各種亂象頻頻出現。今(2016)年1月份,鬥魚還爆出『網路直播造人』事件,引起網友強烈關注。針對該行業存在的問題,近日,大陸文化部公布,鬥魚、YY、熊貓TV等多家網路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的網路文化產品,被列入查處名單,處罰結果將及時公布。
這種環境下,日前,新浪、搜狐、優酷、百度等20家網路直播平台共同發布了《北京網路直播行業自律公約》,對主播提出了實名認證等要求,今日開始正式實施;同時對現有主播未完成實名註冊者,明(2017)年6月1日前完成實名認證。自律公約還承諾,網路直播視頻保存不低於15天,不為18歲以下主播提供註冊通道。
另,14日,大陸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劉強介紹,將對違規網路直播平台和主播設立警示名單和黑名單制度。不過上述制度何時落地尚無官方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中新網透露,這個黑名單制度目前只是試點,暫時不會針對所有的直播平台。
仍有網路主播衣著暴露
『山雨欲來風滿樓』,種種跡象顯示,網路直播監管將收緊,不過仍有平台『頂風作案』。17日,中新網發現,愛奇藝的『奇秀』內,有女主播衣著暴露直播舞蹈,動作極具挑逗性;《法制晚報》15日也報導,在鬥魚、龍珠等平台都看到了衣著暴露的女主播,也不乏觀眾留言挑逗,要求主播『脫掉衣服』等。
中新網梳理發現,目前網路直播平台所用的模式基本相同。以秀場直播為例:主播在房間內一邊表演唱歌、跳舞等才藝,一邊和網友互動,網友則可贈送『螢光棒』、『鼓掌』、『汽車』等各種虛擬禮物支援主播。這些虛擬禮物最終是靠充值人民幣來獲得。
虛擬禮物的價值,網路直播平台和主播按照一定比例分帳,這種模式下,『網路直播能賺錢』幾乎是行業公開的秘密。正因如此,近年來,網路直播成了眾多企業模仿的對象。除了傳統的9158、YY等,目前在線視頻網站對該業務基本上都做了布局,甚至實行了單獨品牌化運作,如愛奇藝的『奇秀』、優酷土豆的『來瘋』等。
資料圖。
大 中 小
『來瘋』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網透露,目前網路直播主要有兩種:競技遊戲直播和秀場直播,競技遊戲直播基本上不賺錢,而秀場直播則利潤豐厚。
影響:靠『激進』內容取勝的道路或關閉
受此次監管的影響,網路直播平台和主播會不會受到影響呢?艾瑞諮詢分析師郭成傑接受中新網採訪時候表示,整體來看,網路主播收入受到的影響不大,因為畢竟違規者是少數;個體來看,網路主播違規的成本越來越大,『靠打色情、暴力等擦邊球的「激進」內容吸引用戶的道路越來越難走。未來有潛力的主播或將走向專業化。』
對平台來講,熊貓TV表示,對於文化部的決定,這肯定會對熊貓TV造成一定影響,但因熊貓TV之前審核就很嚴格,所以受到的影響比其他直播平台都要低。鬥魚表示,『即便出現主播跳槽,也會在所不惜加強內容和主播審核。』
『來瘋』相關負責人表示,網路直播正逐漸走向區別於傳統媒體的『自媒體』形態,對這樣一個公共媒體傳播者,在監管上面確實面臨一些難題。『現在能做的是加強審核,一旦發現異常資料或異常直播頻道,我們會立即進行人工干預。』
社群興起 新聞網難賺錢
分享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6-04-19 04:06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曾歷經蓬勃發展的網路媒體,如今正普遍面臨兩個問題:廣告營收下滑,以及網站流量持平、或甚至減少,而業者也正透過擴大產業影音與加強拉攏臉書讀者等方式,希望能扭轉頹勢。
網路媒體近年已面臨自動化廣告、廣告攔截工具等眾多財務挑戰。但現在業者發現有個更嚴重的問題正在出現:網路正從網站的時代、過渡到行動應用程式(App)與社群平台(尤其是臉書)的時代。這個結構性變革讓許多媒體慌了手腳,不知道該怎麼賺錢。
讀者是這股改變背後的主要推手,他們如今偏好重新整理並關注社群網站及App上的動態,而非點進網站頁面。在社群網路不斷壯大之際,造訪網站在某種程度上反而變成沒必要的繞路,導致一些新聞網站的流量減少。媒體公司的業務員也難以向客戶解釋,為什麼要為了一小群讀者在媒體購買廣告,而不是直接和正當紅的社群網路接洽。
廣告商也同步調整投放廣告的策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諾瓦克(Brian Nowak)表示,今年第1季所花在線上廣告的每1美元中,就有85美分會進到Google或臉書的口袋。台灣視訊播電競 流量全球前5
中時電子報作者記者吳冠瑾╱專題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8月25日 上午5:50
旺報【記者吳冠瑾╱專題報導】
玩遊戲還能賺錢?隨著新世代使用媒體的習慣逐漸改變,新興網路產業如實況主(主持轉播自己遊戲過程的人)、視訊網路主播,靠著一台電腦、攝影機、麥克風,就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與大陸網友愛用YY語音的習慣不同,台灣網友最常使用Twitch、RC語音等直播平台。Twitch以轉播電競比賽、遊戲直播為主,全球月活躍用戶數破1億人,目前每月不重複訪客數超過450萬人次,平台上有近萬名實況主,累計每個月觀看分鐘數高達「8億」分鐘,台灣流量(指影片觀看次數與時數)還擠進全球前5名。
可月入數十萬台幣
電競選手、遊戲高手會開台秀技術,但在台灣卻有更多實況主是靠個人特質走紅,粉絲看直播是要看娛樂感,實況主可能玩遊戲的功力比不上職業級,但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讓觀賞者感到好笑、有趣。
除了在直播時與觀眾互動,有些知名實況主在現實中還會參與電玩代言活動、粉絲見面會,月入數十萬台幣不是問題;「亞洲統神」張嘉航,又稱「癢哥」是線上遊戲《英雄聯盟》實況主,目前實況時平均收看人數約4000、5000人。
4成玩家每周報到
當初因為「無聊」開台的統神,會直接與吐槽他的觀眾對嗆,如果遊戲中隊友表現太爛,更是破口大罵。他在直播中多次出狀況,像是不慎露白色內褲、開心跳舞踢到電線導致直播中斷、打電話跟房東抱怨網速太慢、和鄰居對嗆等。統神說這都是他個人本色,「不小心的」完全沒照劇本,而這戲劇性的風格讓網友「愛罵又愛看」。
統神承認自己有時會有情緒性發言,不過絕對沒惡意。他說:「全世界每天有幾百萬件互罵的事。」為了這類網路糾紛,統神跑過4次法院:「無奈,完全無言,虛擬的網路用現實的法律管。」
「台灣對電競的環境不太友善,市場太小,直播平台不錯,老鼠台(Twitch)人人都能開台。」統神表示,開台要時時刻刻保持人氣,「人氣就跟年齡一樣,一去不復返。」這個工作的優點是壓力小,但沒有年終獎金。
台灣看遊戲直播的人有多少?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發布的《2015台灣數位遊戲市場大調查──春季版》顯示,超過72%的台灣玩家看過遊戲實況轉播,其中39.9%玩家每星期至少會看1次以上。
國人理財保守目標低 逾4成期待賺不到千萬
-A
+A
卡優新聞網作者張家嘯 | 卡優新聞網 – 2015年9月1日 上午8:38
相關內容
國人理財保守目標低 逾4成期待賺不到千萬觀賞相片
國人理財保守目標低 逾4成期待賺不到千萬
想靠理財賺錢,但國人設定的目標似乎不大。根據一項「理財行為網路調查」發現,國內上班族想要經由理財累積的財富目標,43%的人都不到1,000萬,甚至有約21%只把目標設定在500萬,看法明顯偏向保守。
這項調查由財訊與元大銀行財富管理合作,針對年齡25歲以上,平均月收入達3.5萬以上,且一年內具投資理財經驗的台灣民眾進行訪問,目的希望瞭解一般中產大眾的理財目標、工具和困擾。
從民眾的回答中統計,有36.6%的理財獲利率低於10%,處於損益兩平者有12.4%,無獲利反而虧損者則為9.9%,合計下來,過半民眾的獲利狀態都未達10%報酬。正因為如此,國人設定給自己的理財目標,門檻都不傾向樂觀預期,期待能賺到2,000萬元的民眾,比重僅有約26%,多數都只求不到千萬,就已經感到滿足。
至於當前一般人最大的理財困擾,經過調查顯示,依序為「經濟環境不佳(40.3%)」、「沒有明確的投資方向(26.8%)」、「不會選擇投資工具(16.9%)」、「受證所稅與房地合一稅等政策變動影響(13.4%)」。
同時發現,民眾投資理財資訊,在可複選時,主要來源除了常見的大眾媒體,例如財經網路(56.1%)、財經雜誌或報紙(53.9%)、財經節目(44.1%)之外,也有高達37.1%來自親友推薦,反而銀行理專、財經講座,只占26.5%與14.3%。
但值得一提的是,交叉比對所得與理財態度卻出現,月收入在10萬元以上者,有高達41%的理財資訊來自銀行理專,24.6%來自財經講座,兩者均高於平均值。而月收入在3.5~4.5萬的中產民眾,則有高達41.9%相信親友推薦,只有25.4%尋求銀行理專協助。顯示所得越高者越仰賴專業金融機構的協助,越低者則尋求身邊親友的幫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