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想要增進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嗎?

於是你用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去搜尋相關資訊

不過我建議,如果你的想法是要讓自已的英文能力增強

更進一步,甚至可以跟外國人談話交友

若你有想要學會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的心

不訪看看以下我用心所寫的這篇文

 

 

 

【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五)
-A
+A
民報作者文/李界木 | 民報 – 2015年5月7日 上午10:01
相關內容
【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五)觀賞相片
【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五)
筆者滯美32年,頭9年在大學進修並從事研究教職,後23年在美國聯邦政府工作,歷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經Jimmy Carter, Ronald Regan, George Bush and Bill Clinton 政府,退休後回台先後在宜蘭縣政府計劃室,和行政院環保署和科學園區管理局工作七年多。在這樣的背景和觀察下,提出超越族群、黨派的利益與思念,一切為造福台灣下一代著想,大膽提出個人的看法。筆者相信定會引起既得利益者和政客的撻伐。筆者敢作湖中拋石之舉,就期待大家對這個課題加以思考。
公義的教育文化
1. 務實的在地教育
[nop]興辦十二年免費教育。
強化本土及海洋教育。
加強英文教學,鼓舞出國留學及回流。
在地就業,與社區結合,學生到社區產業場所實習工作。
鼓舞文化及運動國際交流。[/nop]
推行務實在地教育
● 公平正義的教育
簡單地說,教育是指對人傳授知識、培養才能、塑造人格的一種社會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主要途徑。然而,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教育在理論界並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同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從各人和社會的關係來看,教育可以理解為包含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體化兩個方面的實踐活動。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目的,有系統、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傳授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體力,培養其思想品德的活動。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影響國民素質、社會風氣的主要因素。台灣雖然已有很完整的教育體系,這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幾年也大力在進行各種的改革措施,但不容諱言的台灣的教育制度仍存在有很多的不合理現象,需要大家來注意。尤其教育的影響,非常的廣泛與深遠,除了對當代會有影響以外,也會影響到下一代的生活。為了創造公義的教育環境,有賴於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才能達成任務。
教育是一個引領方向、創造價值的工具。當國家的教育制度良好,就能創造社會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一股社會穩定的力量;反之,若教育功能不彰,則會造成社會價值混亂,社會秩序不安的現象,所以從古到今任何先進的國家,都會重視教育的影響力。
另外由於教育具有社會階層流動,維持社會穿透力的功能,如果教育制度出了問題,一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定會讓社會階層調節機制失衡,進而影響社會進步的動能,甚至造成社會的不安定。教育問題是影響台灣社會層面最廣、時間最長的問題之一,在台灣現有數十萬戶的家庭有小孩子就學中;而且一個小孩子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的學習歷程要十八年之久,可見教育問題對社會的影響層面是非常的廣泛,對個人的影響時間也非常的久遠。
● 臺灣教育改革
1987年台灣解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下,社會風氣隨著民主開放,社會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各界紛紛提出改革訴求;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也陸續成立,為當時的教育問題提出建言。自此,台灣的教育開始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
台灣教育改革,簡稱教改,是指台灣九十年代(1990)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上變動最劇烈的階段。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因此不斷為社會各界所廣泛討論,且因爭議頗多,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台灣數個民間團體於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並成立四一O教改聯盟持續推動,引起社會各界廣大迴響。其提出的四項訴求分別為:
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此次大遊行後來被視為台灣教改的起點,而四項訴求也成為後來教育改革的主軸。《教改萬言書》指出,教改各項方案都是以「打倒升學主義、減輕升學壓力」作為首要考量,走的是民粹主義,製造更多社會問題。為甚麼教改的推行沒有辦法獲得人民的肯定,除了政策反覆造成的混亂以外,台灣的教育環境欠缺公義的核心價值,及各個階段的教育所產生的不同問題存在,都是探討台灣教育問題必須要去面對的課題。
這些體制上的改革並非教改的核心,它們都只是在建立一個『良善的教育環境架構』。而教改的真正核心應該在於塑造學生的精神面貌,它的思考在於我們到底要『培育』出什麼樣的學生。自願就學方案、廣設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九年一貫課程等,這一系列教改方案的推行所以會弄得問題叢生,主要關鍵在於它們都是以「打倒升學主義、減輕升學壓力」作為首要考量,而不是以「追求優質教育」作為首要考量;走的是「普及教育」的群眾路線,而不是真正著眼於提昇教育品質的路線。其中所提倡的「人人有大學唸」跟「人人有飯吃」的共產主義一樣,都是難以實現的虛幻理想;硬要用政治的力量逼它實現,就注定要付出許多慘痛的代價。「快樂學習」、「把每一個人帶上來」、「校校是明星,人人是英才」,教改運動中出現的這許多口號,本質上都是「民粹主義」式的,都違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能夠動員群眾的「改革」(或「革命」)熱忱,卻注定要製造出更多的社會問題。近二十年來,台灣所謂的「教育改革」,不但教師疲於奔命,學生一片茫然,家長的負擔也急遽上升。難怪有些人慨嘆,台灣教改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製造出一批靠教改攫取權力的「新階級」,他們主導教育政策、影響人事異動、掌握資源分配;甚至學理上不具正當性的教育政策,也被包裝成為「教育改革」,直接搬入學校甚至課程教材中,至於校長、老師與學生卻往往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今天我們要想撥亂反正,解決這些難題,一定要先認識教育真正的本質,看清楚當前教育難題的關鍵所在。
教育不是筆者主修,但筆者是師大畢業,舊制公費生,在台教過五年書,當過導師也當過兼課老師,在美國大學也領噵過學生,女兒、孫女全受美國教育長大,我也當過學生家長,現對台灣教育提出看法,也許客觀些。
台灣教育之弊
● 填鴨式教學的文化
雖然說填鴨式教學不是好的現象,但也是打好一切知識的基礎。例如英文來說,跟一個外國人溝通需要的是了解英文單字多寡,而你了解的單字量,就是靠你所背的英文單字。所以簡單的說,填鴨式教育應用的好的話,他會是個非常好的教 育方法,幫初學者打好基本的道理。但是填鴨式教育壞就壞在現代教育太依賴它,數學公式背、專業科目背,學生完全不知道公式如何得來,這就是不好的地方,還有一個壞處就是現代學生也不講求公式如何來的,現代考試都是“背多分”,所以任何學生都不會去講求這是怎麼來的,這些都只是死的知識,完全沒辦法運用在現實社會中。 填鴨式教學,也常常封閉了每一個人的思想,認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邏輯範圍,現代社會上講求的創意,這樣一直封閉學生的思考邏輯,台灣未來還會有多少創意人才呢?
在美每次上市場買東西,看到結帳人員笨手笨腳找銭時,我會想怎不教他們背背九九剩法?有一次,我問女兒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中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填鴨式教學只著重考試表現,考試雖然是最容易判別學生程度差異的方式,但如果只重考試卻不重實作的話,實際上學生得到的也只是一堆考過即忘的知識。例如「程式設計」的核心就是要用來解決問題,開發軟體的過程會碰到的問題往往都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因此自己必須具備「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能力,寫考卷並不能培養這些能力。 多寫程式才有辦法真正理解書本裡面提到的一些概念。
● 家庭教育受到忽視
父母的言、行、舉、動都將在兒童潔白無暇的心靈上銘刻下難以泯滅的痕跡。對 兒童思想、性格、品德、作風的形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從這可以看出家庭教育 對小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家庭教育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
這簡單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後遷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子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在美國學生家長要選擇好學區讓小孩上學,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其次當然是父母的教育。青少年的全部生活始終與家庭小集體有密切的聯繫。在家庭中,父親及其他成員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屬關係。因此,也自然地成為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小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應時時把握好教育孩子這一關。
另外,家庭經濟的差異,衍生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問題。為甚麼家長的社經階層會影響學童的學習成就?只要每天到小學看看小朋友的放學情況,就可以知道答案了。現在很多小學生一放學就由父母接送,甚至整車由安親班接走,進行課後輔導。但另外還有一些小孩子,父母的職業可能是攤販、餐飲工作人員⋯⋯,傍晚時分正是大人要出攤工作的時候,小孩子回家沒人陪伴、寫功課有問題沒人可以問,造成了學習的障礙,甚至走偏了方向。每次選舉時各個候選人都會到夜市拜票,面對攤商時若能思考如何改進他們下一代的學習問題,讓他們小孩能有一個更公平的學習成長機會,相信是可以得到市場討生活人的支持而獲得肯定的。只是不知道為甚麼候選人到市場時,都只是會握手而已?
● 注重複製的儒家文化教育
外國學者指出,阻止台灣教育進步的三大病灶:permanent exams, cram schools, and the local learning/ teaching culture. 考試、補習班、教育文化,這三者反映著儒家文化的主要理想。永無間斷的考試、補習班、本地的學習/教育文化,三者之間相互牽連,關係難以切割,組成一道高牆,將現代教育阻隔在外。
首先:問題在哪裡?
台灣學生的念書時間明顯地比其他地方的學生都還要多:他們要考更多的試、花更多的時間待在教室裡、要「消化」更多的課本、背更多的東西,相較之下也花了更多錢學習,社交生活也圍繞著學校。然而畢業後,他們的狀況通常是這樣:學生對他們的系所或是所學的領域沒什麼熱情,也不知道周遭的狀況,對重要的社會議題沒有自己的見解,無法閱讀理解書本的內容,除了和學校相關的事務,對其他事情沒什麼興趣,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容易被馴服的,也是「聽話」的一群。儒家文化(台灣的教育方式)和它一些主要元素就是現今教育令人不安的主因:它不斷回首過去、反對公開透明性、不懂得啟發學生、對於心靈的照顧也很少、要求一致性及對權威階級的服從。儒家文化重點在複製其核心價值,不管周遭的環境如何改變。而它仍是台灣主流的教育方式,儘管這種教育體制製造了許多「受害者」,仍無法改變現況。
儒家教育最明顯的一個特色就是對個體的限制,反而重點放在不同形式的族群上,家庭、家族、國家等等的,在這些族群中個體都有自己「適合的」位置。教育是一種文化訓練,由有權力的人掌握著,目的是讓每個人毫無意見地接納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自然而然地,年輕的一代必須要想辦法在現有的社群或傳統中,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而長輩或是地位較高的人通常也擅長複製這種文化,並擁有無上的發言權。如此不流動的社會架構也足以解釋為什麼在上位的人,需要階級制度來鞏固他們的權利,並以「和諧」作為意識形態的武器說服在下位者。就拿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說好了,2011年的教師節,馬總統在一則演講中提到:儒家思想內涵古老的智慧,在21世紀仍然可以啟發我們,經過數千年的嘗試及試煉,我們應該繼續保存這些智慧傳承下去。(他講的好像我們的心智和問題這幾千年來都沒有變過一樣。)總統都這樣公開表示了,看來我們的心智的確沒有改變,而現代教育還是一直教導這套想法。
不斷的考試可以掌握學生,在他們身上不斷的施壓,沒有機會思考為什麼他們會被控制,為了在和諧的外表下保有個人特性,階級架構也會不斷建立。公務人員的科舉制度,在複制塑造另一個模型。補習班著重在考試而非教育,但某種程度上還可以算教育,因為他們還是有教學生,可是對產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通常都會有不良結果。很多老師鼓勵學生去補習班,無形之中也助長補習班並更穩固這個架構。儒家文化注重複製,在這種文化影響的教育體制下,獨立思考自然被壓抑,且不斷採取任何有助於複製相同價值、維持階級架構的行動。
台灣現在的教育深陷在一個惡性循環中,它不斷製造動亂讓教育的幾個重點元素慢慢消失。有些人貪污、無能又愚蠢,根本無法勝任他們現在的社經地位,對他們來說想要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還有批判性的思考精神,根本難如登天。
● 教育公義長期被忽視
台灣的教育問題,除了上述各個教育階段所呈現的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核心問題,就是「教育公義」長期被忽視的課題。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天生的資質、家庭環境是不一樣的,造成了每一個人未來所能發展的社經地位不同,人類沒有辦法來改變先天的階級成分,但教育卻是創造「階級流動」的主要方法,也是許多家庭脫離貧窮的希望。目前教育制度是不是有照顧到這個教育的功能,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需要大家來注意。
「教師不足」、「教師難聘」、「教師流動率高」,是台灣偏鄉教育最嚴峻的三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不僅僅影響到孩子的國語、數學等課業方面的學習,面對來來去去老師的流動,已經對這些偏鄉孩子的心理,造成對大人不信任的負面影響。他們是孩子,是台灣未來的希望,卻常因為人數少而被主政者遺忘。從學生層次看,影響到孩子脫貧的可能;從長遠來看,台灣的國民教育水平失去偏鄉這塊拼圖,無法整體提升,因此帶來的後果也由全民買單。
教育政策改革不在於經費的多寡,而在於公平正義的原則是否被重視。以台北市每年擁有約 540 億元的教育經費來看,這個額度是除了新北市及高雄市以外,遠遠超過其他縣市的年度總預算,更造成城鄉的差異。
面對台灣學生就業困難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畢業的就業能力,應該從基本的教育目標定位著手。台灣早年在技職教育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為國家社會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技術人才,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但近年來因受到世界排名的虛幻迷失,為了爭取世界百大排名的績效,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做了不公平合理的配置,五年五百億的經費絕大多數集中在研究型大學,目前高教體系學生每年所獲分配的經費約為四十萬元,而技職體系的學生所獲得分配經費則僅有十六萬元,相差非常懸殊,弱化了技職教育,也降低了學生就業的競爭能力。
大學教育更是問題叢生,早年受到選舉考量,無視於台灣面臨少子化的趨勢,政府採用廣設大學的錯誤決策,造成今天大學教育供給過剩,七分就可以進入大學,早已變成台灣高等教育的笑話;政府資源分配不均,對弱勢學生照顧不足,每年約有八十萬人次的學生需要辦理助學貸款,平均念完大學需要負擔四十萬元的負債,早已超過學生之負擔能力,讓台灣很多年輕人的人生是從負債開始。 另外台灣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教育部統計一年博士畢業生人數高達 3,700 人,遠超過整個市場對博士畢業生的需求量,很多博士生會找不到適當工作,可以預期「流浪博士」,將會是繼流浪教師以後,在台灣新形成的弱勢族群。
● 台灣政治的亂象
其實台灣教育改革中最大的缺點就在於這一項。資源分配不均、平等公義不存,每天的行政院吵的吵,鬧的鬧,到底有哪一個政治家真正為台灣想過呢?台灣現代是民主的社會,但民眾是否確實了解民主的價值與真諦;現在的政治人物又一直將民主涵意加以曲解,沒有道理的也可以把它有理化,又或者民眾常常太過於熱衷某些敏感議題,而喪失理性的分析,引發一些社會亂象。教育成為選票的工具。父母親觀念都已經錯誤了,小孩子觀念就一定會正確嗎?其實到最後受傷害的還是台灣。台灣現在最欠缺的就是團結,政治一直都在分派系,對方的意見一定都會唱反調,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這種現象實在是非常的不好。其實在過去有很多好的教育政策要實施,可是被對方認為這是他們政策而不是我們政策,而被取消了,台灣人民要是教育超越政治教育不是選舉工具。
● 台灣的新聞媒體
年來台灣的新聞報導盡是報一些無意義的事,每天打開電視看報導,不是報政治就是報有人搶劫、打架、酒駕等等,都是一些台灣的亂象。現代小孩子有樣學樣,常常會模仿電視上的事。而台灣的電視節目品質越來越低,小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台灣教育還會好嗎?
● 忽視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及小學教育,由於公立托兒所數量不足,無法滿足目前工商社會,雙薪家庭父母皆需上班,而須將幼兒托育之需求,大部分民眾必須將小孩子送到私立幼稚園就讀,負擔重大的托育成本,甚至超過一般家庭的經濟能力,使得年輕夫妻往往不敢多生育小孩,與我國面對少子化影響,而需鼓勵生育的政策相違背。政府可以考慮推動十二年國教時,除了向上延伸學童的教育年數以外,也可以向下提早幼童的入學年齡;另外利用現在各個小學普遍都有教學能量閒置的情形下,國民小學增設附屬幼稚園部,可提早規劃學童的銜接教育課程,並減輕家長負擔。
● 教育缺乏評鑑
美國學生在三、五、八、十二年級都有學生的學力測驗,有學區評鑑和州的評鑑;對老師則有教學評鑑。校長就像公司的總經理一樣,必須對校董會的學區委員會負總責,因此教學評鑑自然落到校長身上,校長必須親自到教室對老師做教學評鑑工作,一般而言,級任老師每學期一次,科任每年一次,評鑑結果呈報學區教育委員會作為聘免重要參考。在美國即使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只要政策改變、無課可上,或教學績效不佳者,被laid-off的機會和其他公私行業一樣的尋常,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由學校來教育,若遇到不適任教師,也無須像台灣的家長那樣的費力,就可輕易解決。可是在台灣,對學生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採取完全放任政策,什麼評鑑都沒有,雖然理論上,校長負有教學視導責任,但在學校教師會操作下所遴選出來的校長,若非舉辦教學觀摩會的話,有誰敢進教室去看老師上課?更不要說教學評鑑了?恐怕連教學觀摩會都沒有多少學校敢實施呢!因此,台灣老師教學是否認真,教學品質是否良好,有沒有配合國家政策,願不願意進修,要不要尊重家長,教師都完全自主,而除了兼行政者外,所有教師同不同工都一樣的同酬,年資到了就自然升級。
許多教改政策,如建構教學、多元入學、九年一貫課程、快樂學習等,一觸及國人根深蒂固的士大夫觀念和升學主義就面目全非。因此,台灣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個人認為除了我國立法從嚴執法從寬,以及制度面的根本問題未解決之外,和國人的價值文化息息相關。
● 行政繁複浪費人力
台灣很多老師確實都要“兼任行政工作”,美國學校內行政人員很少,像排課、排輪值的工作,也都是資深老師在負責,而且是榮譽的工作,但沒有像台灣得做那麼多例行公事。台灣的老師常得為"書面化"評鑑,弄得人仰馬翻,這些評鑑真的有意義嗎?行政工作有必要做這麼多、做得這麼複雜嗎?領個錢有必要造那麼多的冊、蓋那麼多的章、讓那麼多人來負責嗎?校長一天光花在批公文、蓋章的時間,至少要在兩小時以上。而學校一年的大小評鑑不下十數種,全是敷衍了事,一定非看書面資料不可嗎?
● 教師待遇太優厚
國內老師至少比美國老師輕鬆多了,工作保障和退撫條件也好得太多!世界公認美國是富強國家,而我國教師會也以美國教師工會作為效法標的,但若真正深入了解美國教師的待遇和工作負擔,就會覺得台灣的教師實在貪得無饜,而且被寵壞了。眾所週知,美國教師以上班日數支薪,不上課就沒薪水,上多少課領多少薪。老師覺得每天排滿課太辛苦,星期五下午要求不排課,就只領95%的薪水。一旦,美國聯邦及地方教育經費大量縮水,許多州的學區以減少上課日數來節省經費,等於對教師變相的減薪,但沒聽教師工會有任何抗議之聲。而美國小學老師的授課和上班時間數,每週服勤40小時以上才能算全時服務,教師從上午8點到下午4點是服勤時間,上課則從8點40分開始到下午2點半放學,全時教師整天課都排得滿滿的,每天除了中午30分鐘的午餐時間之外,最多只有一節的空堂。台灣的老師大部分太懶散,教學準備不充分,照本宣科比比皆是。而且「現在台灣社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是非,對一件好與壞的評鑑,只有靠自己的主觀與利益,主觀好的、有利的,無論是對與錯都說好,主觀不好的、不利的,無論是對與錯都說不好。非常不理智。」 整個台灣環境瀰漫著一種奇怪的味道,許多人用成績評斷一個人、互相比較,老師與學生專注的重點都是「成績」,而不是學到了什麼,老師不考的,學生不讀。不會考到的,老師不教。
撥亂反正
基於這樣的認識,筆者特別提出以下改革:
● 終結教改亂象
近年來,教育部門每年推出的教改方案五花八門,讓許多基層的教師與學生在茫、盲與忙中度過;大家只看到教改方案一件接著一件的推出,卻很少看到這些方案實施之後有無任何成果的追蹤與評估,許多民眾不禁在問:「在社會各界批評和質疑聲浪如此高漲下,我國的教改還應該繼續做嗎?」、「教改到現在已經二十年了,如果還是要繼續改下去,那麼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夠達到最初所設立的目標?」針對這樣的質疑,教育當局似乎仍然為教改而教改,說不清教改的基本理念到底何在?甚至為了紓緩升學壓力,最近竟然又將推出「十二年國教」這個新制度。因此為了避免教改帶來更多的不安與動盪,在此呼籲國內社會:不要再把「教改」神聖化,大家一起努力,終結「教改」所造成的亂象!
● 回歸教育本質
目前的教改措施,無論是課程、教材、教科書或考試制度,大多流於倉促,甚至不惜把學生當白老鼠。尤其在移植國外制度方面,缺乏考慮國情需要。例如:當初教改剛推行的時候,許多人的想法是聯考終於可以消失了,以後的學生終於不用一天到晚補習;但才幾年的工夫,卻發現現在的學生反而比以前更可憐,不但補習補得更凶、書包變得更重。在「課程簡單化、授課時數減少化、教學份量減輕化」的趨勢下,我們的教育素質是否也跟著不斷下降?面對愈來愈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堅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本質,重新建構優質的教育環境,逐步整頓教改留下的後遺症。今後教育主管機構必須「謀定而後動」,不盲動,不躁進;對於原有的改革政策提供基層學校消化、吸收的機會,並且予以微調、修正;甚至提供三到五年休養生息的沉澱、反思及解決問題機會,不再急於推陳出新。至於今後任何新的教育措施必須經過完整的規畫、試驗或評估,才能全面推行。並且民眾、基層教師、校長甚至學生都有權拒絕任何因為選票考量、不顧國家財政及社會現實考量的新教改政策。
● 摒除文化霸權
這些年台灣教改出現了許多「文化習性」的問題,實際上仍未脫離中國傳統「一條鞭」與「強制性的行政文化模式」。以多元為名,但實際上卻造就了更多一元制式的思想與方式。從整個台灣教改推動當中,可以看出類似問題一再重演。教育改革之所以出現封閉式的、泛政治化的、實用主義與模糊化的思維,主要缺乏對另類形態、不同選擇的尊重。教育權要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在過去的教改中,常出現以台北人的思維、以都市生活的形態著眼,忽略台灣各地現有的社會背景與條件不一情形,造成基層單位許多觀念不清、政策不明,甚至難以推動的情況。因此在日後推動教改,應該強化主事者、行政單位、推動群體、學校基層教育的共同參與及理念溝通,能夠了解彼此工作處境的問題,並加強雙方平等合作,增加社區、學校等的積極參與,以協助基層發展教育改革的文化習性。尤其應以建立良善的「公民社會」為優先,從培養「公民意識」著手,強調歷史先後脈絡。重新肯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價值觀;以追求優質教育作為目標,逐步調整現行的教育體制;讓每一個學生能夠發揮潛能,也讓努力教學的老師能夠獲得應有的尊重。
● 注重環境結構因素
十多年來的教改始終將焦點放在課程教材、成績評量以及入學方式上,忽略環繞在這些機制外的結構因素。例如是課程的更動牽涉到整個師資結構的調適,規畫者認為只要更改教材及課程,如同過去辦幾場教師研習即可改善所有問題。然而事實上,過去國小師資多半以師專為主的包班制,國中師資則是以師範體系擔任的包課制,兩者之間的師資養成不同。歷史和地理老師所學的專精不同,一下變成社會課,老師既要懂歷史、地理,還要懂公民,結果讓老師們只好「邊學邊教」,甚至把原有教師分科專長也放棄了。
● 保障弱勢群體
近年來在教育政策自由化的潮流下,表面上教育的權力似乎朝著減少政府干預、校園自主的道路,實際上卻是將整個台灣教育推向市場化的激烈競爭。在學校自主、社區參與的口號下,政府逐漸退出教育的主導權而讓市場介入。從升學競爭的多元管道、課程的鬆綁、教科書的開放、師資市場的競爭、九年一貫課程中英語教學的引進等,在在顯示政府如何透過資源的重新分配,讓教育逐漸淪為市場競逐下的產物。因此,這些年的教改聲中,學生的壓力不但沒有減低,反而因課程、教材、升學考試的多元化導致學生補習風氣更勝於以往,讓原本屬於偏遠地區、身心障礙等文化弱勢學生處境更加艱難,造成社會階級複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在這過程中,無論對城鄉差距,學習障礙甚至資優教育而言,都因政府漸漸退出管制,由市場機制取代而出現各種問題,尤其近日大學學費節節上漲,更引起社會的關注,導致廣大群眾對教育改革愈來愈不滿。
未來的教育調整,必須在「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原則下,採取積極措施,保障弱勢群體,讓他們也能獲得優質的教育機會,不能放任「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讓弱勢族群成為民粹式教改的犧牲品!
十二年國教、高中社區化及免試入學
教育研究者常將教育過程切為兩塊,其一是基礎教育,包括國小、國中階段,其二是高等教育,指的是專科、大學階段。至於處在基礎與高等之間的高中,則是兩者的銜接,介於灰色地帶。大體而言,台灣的教育問題我們也可以比照切割成基礎/高等兩個面向來談。基礎教育原本是為了培養學子的「基本」生存能力,但台灣的家長卻傾向將它視為升學的備階、跳板。台灣與歐美的教育卻截然不同,我們都以讀書考試為主,一直到上大學才能集大成。
[nop]
從圖中兩條軸線可以看出台灣與國際的教育差別在哪裡。翻攝自Faceboook。[/nop]
這種升學競逐的社群期待使得最終的基測、學測等集中考試主宰了教學過程,也造成社群價值與教育理想兩者之間的衝突。許多人都同意,前述衝突正是基礎教育教改失敗的癥結,也是初等教育多元化理想難以落實的原因。 至於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則截然不同。幾乎所有理性的人都了解:我們的大學數目太多,一百六十所大學在台灣密度實在太高;我們的若干國立大學該努力邁向世界一流,不能只在本地當老大。
為了提升國民素質,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縮小教育落差,紓緩升學壓力,教育部希望將義務教育延長至十二年。台灣推動延長國民教育之議,早從1983年起即展開,先後經過10任教育部長,但因為受到許多反對聲浪和財務困窘等因素影響,仍停留在紙上作業階段。2007年2月2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施政報告宣示,將從該年度開始逐步推動十二年國教,受到各界的關注。3月5日,部長杜正勝宣布各種配套方案要「再研議」,之前的發言不算數,等於一切回到原點。此外,12年國教也因為父母希望子女就讀明星學校,造成明星學區房價飆漲的奇特現象和一屋多戶的怪象。2011年1月1日,馬英九宣布啟動12年國教,2011年9月入學國一生開始適用。6月16日,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十二年國教當下,教育部希望國中教育會考與升學脫勾,但是如果各縣縣市升學要採計會考成績,也不反對。因此被批評會造成「一國多治」。
爭議:社會上對於「我要十二年國教聯盟」所提出的訴求也仍有質疑,部分在於實際執行面十分複雜而困難;另外也有論點指出,過去教育改革的失敗顯示台灣民情仍應該以考試制度為主,十二年國教的齊頭式平等無法改變家長的「升學至上」價值觀。經費涉及國家財政狀況,延長義務教育勢必大幅增加政府財政支出;在家長普遍寄望孩子就讀「明星學校」的想法下,學區劃分的方式也備受關注,且預料會有相競跨區就讀的情況出現。此外,教育部的作法也遭到「消滅菁英學校」、「齊頭式平等」的批評。
美國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們的菁英體制,吸引了世界各國去的菁英為美國效力。問題在於菁英身分的取得、進入菁英學校的方式是否公平,這才是根本問題所在。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多元入學和免試升學剛好背道而馳,充滿了不公平。當筆試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不再有參考性和重要性,而是其他方式,例如:人情、面試、推薦、身分、地位、外貌、關係、口才等為錄取的標準,這時候,才是對人才、國家、社會最大的傷害。仿美式教改可能會教育出沒有競爭力的下一代,造就更多私立明星學校。
教育部針對12年國教,最主要企圖解決以下4個問題:國中教學不正常、五育(德、智、體、群和美)未均衡發展、基本學力未把關;生涯規劃、適性輔導未受重視;高中職質量資源不均衡;國中升學壓力過大。「免試入學」、「特色招生」、「免試就學區規劃」等,爭議不斷。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需什麼樣的12年國教?
既然十二年國教是明訂政策,若沒有經過完整的規畫、試驗或評估的話,遽然就全面推行。過去「多元入學」變成了「多錢入學」,九年一貫下來,不僅貧富落差加大了,城鄉差距也變大了;可說是違反了教育「公平、正義」原則!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情況相當普遍,目前還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是不是要定對策?
對當前台灣教育問題的建言
● 建立台灣主體性教育為當務之急
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內容必須是台灣教育的主要精神。一切文史哲課程應該努力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教材並逐年培訓現有師資,使其為台灣人民教育之用。因只有當國民對自己的國家具有高度認同,才有愛這個國家的可能;對國家的認同需要確立:台灣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擁有自己的政府、土地、人民。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其文化不容成為其他國家的附庸,其教育不容成為達成其他國家政治目的的工具。因而,台灣的教育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隨著『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兩岸和平統一』的國策而改變,否則教育即自甘淪為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台灣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反攻大陸的跳板』,也不能成為前進美國 ( 移民 ) 、前進中國 ( 投資 ) 的跳板。跳板隨時都會被犧牲;當跳板被犧牲時,就是台灣人民、經濟、自然生態、福祉被犧牲之日。因而,建立台灣主體性教育為當前台灣環境教育當務之急。
● 環境教育的實質必須確實掌握
『以環境教育』著重在以自然生態之理、台灣自然生態之美、環境破壞之惡為教學內容,而非僅僅教導學子認知動植物之名。舉凡生物與無生物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人類活動與生態平衡之間的關係都應該是環境教育的重點。環境教育必須做到在環境中教育 (education in environment) 、以環境教育(education by environment) 、為環境而教育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在環境中教育』重在實際情境的教育,教者與學者必須親臨環境現場,體會臺灣自然生態之美、人為破壞之惡;『為環境而教育』正是環境教育的總目標,教育部應該秉持『為環境而教育』的目標,隨時進行自我評鑑,以檢視環境教育的方向與成果。
● 教育權要下放
教育部「不放權」是最大的問題,而且面對龐大的問題,又很喜歡耍權要求齊一化,導致辦學成效被削弱,資源的分配不均。這長期以來造成教改所需要的多元化環境根本不成熟,光一個社區高中普設就做的不夠,結果突然因政治因素要強推十二年國教,矛盾更加劇烈,舊觀念跟新制度的不合,舊硬體跟新軟體的不相容,會有更多不知道的問題跑出來。
至於國人,放棄不了儒家思想的萬事唯有讀書好,打仗打輸了不去思考戰略戰術問題,只覺得士兵待遇變差,所以自己小孩考軍官最好,結果就是軍隊只剩下軍官,第一線的戰鬥專家士官所剩無幾,士兵意興闌珊無心作戰,這國家的戰力會弱是理所當然的。 教育部都是那些將軍,自己戰略無能、指揮失當、管理錯誤,一概不提的只想保住自己退休俸,培養出一堆無能軍官也是理所當然。這時候要解決這種問題,說穿了就是最上層的政治家有無遠見,有無徹底執行改革的決心。
● 公教分途
國內大學在數十年舊體制的影響之下,「平頭平等」式的民粹風還是極強,若干教授仍舊有公務員式的悠遊錯覺。台灣目前名列前茅的大學多是公立大學,而公立大學的教授都是廣義的公務員;薪資大致劃一、保險納入公保、授課時數僵硬、校長的彈性權力卻是小的可憐。這樣的僵化制度與東南亞諸國有極大的差距,如果不能改變,台灣的大學要成為世界一流,那恐怕是難上加難。若要真正提升我們的彈性,就必須要從制度面徹底改變,開展學校教師「公教分途」的規畫與設計。如果只做枝節的邊際調整,成效絕對是有限的。教師不具公務員身分。教育行政人員屬公務人員系統。
● 檢討並修訂國中小各學科對環境不友善的教材內容
以鼓吹主張自然平權或以生態為中心的思想 (Ecocentrism) ,不應深切體認鼓吹人為萬物之靈、人類優於其他非人類的存有、人定勝天、雙手萬能的人類中心主義 (Anthropocentrism) 不利於台灣的自然生態;標榜追求經濟高成長、追求更高生活水準、更便捷的交通、更高效率的生產、行銷、消費之資本主義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對自然生態斲傷甚深。為台灣的自然生態之健全穩定計,應代之以宣揚經濟有階段性的零成長 ( 甚至負成長 ) 、宣揚符合生命之理 ( 而非只是符合生產之理 ) 的循環性經濟發展模式;過度偏執於鼓勵理工醫農資訊等科技研究而輕忽文史哲的教育發展政策應該改弦更張,避免學子產生科技、工程至為重要的錯覺。而國人普遍存有的科技、工程可以解決大多數環境問題的迷思,正是環境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過去過度迷信科學昌明可以帶給人類無限福祉的迷思,容易產生科學消除主義 (scientific reductionism) ,而且也促成科技盲目發展,加以文史哲式微,縱然有識之士對過度偏倚科技的教育政策有所批判,亦如垂死病患以奄奄一息的微弱聲音道出的警語,絲毫引不起世人注意;因而,國中小學各學科若涉及上述不利於生態穩定健全運作之教材內容,應該努力檢討並予以修訂。
​● 鼓勵大學通識教育開授土地 ( 環境 ) 倫理課程、台灣自然史、環境運動史、環境議題專題探討等課程。
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每個教育制度都有它的優缺點, 沒有一個是放諸四海的孩子皆適用的,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 除了埋怨制度之外,是不是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在陪伴孩子,瞭解孩子上,以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歐美的教育體制的確比較自由,但也有它的盲點在,所以家庭教育相對的就變得非常重要,看看那些壞學區的孩子們,因為學校不管,家庭不管,他們幾乎沒有未來可言,多出來的時間和自由, 反而拿去做壞事,交壞朋友,導致校園槍擊案層出不窮。 雖然美國社會面臨犯罪、濫用藥物、家庭系統崩潰及教育成果不彰等挑戰,但美國仍具有「優勢文化」及「智慧財產」兩種非常人性的資源。
美國在知識與文化的優勢,使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反觀東亞經濟最缺乏的即是「原創力」。雖然東亞國家在短短的一兩個世代中,衝出了經濟高度成長的成績;但長期以來,東亞國家常以模仿作為學習,這個部分只能創造短期的效益,長遠來講有所局限。雖然東亞國家重視教育、注重工作倫理、願意辛勤工作,但因天然資源少、基礎建設不佳,更嚴重的是東亞國家是知識與構想的輸入國,本身的教育體系未能發展原創的研究力。儘管許多亞洲對教育十分投入,但教學方法仍強調機械式的學習,從多重選擇中挑出背誦的答案,而不鼓勵創造、思考,也缺乏實際的技能。儘管機械式的學習可以培養優秀的線上工作者及中階的主管,卻無法培養出具有原創力的思考者與行動者,而影響國家長期的發展。因此,未來台灣如何加強教育中的創造力,避免過去一味地模仿和機械式背誦答案的學習,才有機會與世界各國競爭。今後我們的社會各界、老師、家長、甚至企業雇主,又如何協助與督促政府建構一個優質的台灣教育環境?請大家一起來動腦筋,想一想!反課綱之火為何瞬間延燒?
精華簡文反課綱之火為何瞬間延燒?
圖片來源:黃明堂
瀏覽數
7111
分享

留言
反課綱之火為何瞬間延燒?
作者:李明軒,程晏鈴 2015-08-04 天下雜誌578期
調整字體尺寸
慢火悶燒近兩年的課綱事件,為何在七月底爆發大規模學生運動?是什麼點燃了他們的憤怒,並快速延燒?箇中原因,恐怕不是一個高職生的「死諫」效應這麼簡單。

新課綱爭議下,教育部前門成為社會運動的對立場,也可能是另一次撕裂台灣社會的暴風圈。

七月三十日凌晨一點半,「大家跟我來,我們要衝進教育部!」反課綱運動召集人一喊,學生蜂擁而上,突破教育部圍牆上雙重的拒馬,揭開了台灣最深層的衝突。

一位持續關注佔領運動發展的社會學者觀察,不同於傳統學運的戰略明確、戰術靈活,團隊默契純熟,教育部廣場的氛圍其實是害怕、更多的是憤怒,「如何避免進一步激化,非常重要。」

害怕,是因為這群還在上公民課程的學子,突然成為操作高難度「公民不服從」運動的實踐者,幾天來,頻頻更替的佔領目標,說明運動本身的隨機任意與不可測。

憤怒,部份是因為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林冠華自殺身亡。七月三十日後,學生佔領行動升級,直接了當是要實踐伙伴的遺志。

遠因:兩個史觀的衝突

慢火悶燒近兩年的課綱事件,爭議核心是台灣在「史觀」上的定位,隨不同執政黨,不同調。

撇開表面爭議,如歷史課綱調整比例,以及過程是否合理等,雙方不願明講、但內心執著更多的是──歷史課本如何解讀過去的台灣。

當「大中國史觀」碰上「台灣史觀」,教育下一代的歷史課綱就成為決定意識型態怎麼走的勝負戰場。

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成員、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就指出,好的歷史課本,應先讓孩子學習周邊的事物記憶,再延伸到更大、更遠的內容,歷史詮釋應以台灣經驗為主體。


但代表主張課綱微調立場的檢核小組成員、佛光大學教授謝大寧認為,今天的課綱微調,只是回到一個端點,「就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如果教育部編出一套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課綱,從法律體系來講,也是無效的,這裡根本沒有妥協的空間嘛,」謝大寧表示。

如果溯及既往,台灣歷史如何解讀的爭議,更早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就已經出現。「簡單說,一方想要維持中國道統傳下來的過去,另一方則是想推翻不認帳,」一位幾度在教育部廣場陪伴學生的學者場邊論戰說。衝突的火源是國家認同歧異,但情勢演變至此,也是教育部始料未及。

近因:無效溝通 助長憤怒

高中生反課綱的抗爭,從五月一日台中一中蘋果樹公社演講開始,不到半年時間,卻演變出學生違法夜闖教育部的抗爭,為什麼?因為過程中的溝通無效,導致擦槍走火。

不論是六月的課綱座談會、直播節目「內閣踹共」,又或大大小小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長吳思華與教育部的論述總是一致:「我們願意跟學生和平理性地溝通、對話。」但努力說了上百次的溝通與對話,又是哪裡出了問題?

「教育部說有十足誠意和學生對談,但學生還未見到部長本人。我們拒絕私下協商後,卻被批評不願溝通!」北高聯七月二十六日的聲明稿開宗明義地寫著。

對抗爭的高中生來說,教育部透過媒體發布消息,跟媒體溝通,卻忽略學生訴求。

直到七月二十八日,教育部發出一紙公文,說明將以抽籤方式選出二十位代表與教育部長吳思華溝通,「他抽籤的代表性在哪裡,為什麼對談的人是由教育部決定?」政大附中學生鍾欣庭認為,遊戲規則由上而下地制定,不夠公開透明。

教育部認為,在課綱爭議上已經舉辦多次座談會,已經收集學生意見。然而,學生依然躁動。

「這很像是你單方面要學生聽你的話,」剛從研究所畢業的王小姐,看到宜蘭高中課綱座談會教育部發的資料,資料上分別列出新舊課綱的十七項爭議,並列出多元觀點,多元觀點下方直接列舉正反意見。

王小姐觀察,許多正方意見僅以「呈現史實」帶過,「這哪有多元?」她感到困惑。

曾任職教育部高教司、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系主任孫志麟指出,六月教育部臨時取消座談,改用線上直播回應課綱訴求的事情當例子,「回到最根本,沒有尊重學生,你一廂情願認為對的政策,學生可能不領情,」孫志麟直言。

但教育部國教署也有話說,組長李秀鳳激動向《天下》記者說,溝通應是和平、理性並持續對話,「不是你耳朵關起來,不放下堅持的點,為什麼一定要部長出來對話才是對話?」

僵局:雞同鴨講 爭議難解

仔細檢視教育部與抗爭學生的論述,發現教育部並沒有針對學生的訴求,做出相應的回應或反駁。

教育部對於課綱爭議的回答從一而終――新舊課綱並行以免獨尊特定史觀、新舊版教科書爭議部份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啟動課綱檢討程序、推動大家一起寫教材。

但學生要的更多,不是新舊課綱並陳,以解決課綱爭議,而是撤回新課綱,以較有彈性與原則性的「柔性課綱」為主。

新竹實驗中學歷史老師徐万晴分析,九五暫綱與九八課綱並沒有硬性規定教科書的寫法,要求歷史核心能力,比較不像一○一年課綱與一○四年新課綱,強調特定歷史事件。

她進一步舉例,九五暫綱的思想史教學有時代架構,但目前的課綱與新課綱,打散了原有的時代架構,「學生只能死背這個地方發生什麼事情,」她顯得無奈。

但教育部仍停留在回應新舊課綱並行、爭議不列入命題,以及內容十七項爭議的框架內,對於歷史核心能力養成並沒有相關回應。

當學生抗爭論述主體已從新舊課綱爭議退出,轉向追求培養歷史核心能力的柔性課綱,教育部還在列舉新舊課綱的差異,無異於讓自己一直以來所說的「願意跟學生面對面溝通、傾聽」,顯得對不上溝通的頻道。

過去戒嚴時期,鄭南榕自焚以追求言論自由,如今在這麼民主自由的台灣,為什麼高中生需要激烈地以違法行動表達抗議?

一位九○後的台大畢業生說,上一代沒有民主,所以抗爭;這一代從小就出生於民主社會,所以害怕有一天會失去民主。他們很在乎透明、公開、參與的協商式對話,而不是上對下地回應與說服。

未來:別想著一次解決問題

新課綱風暴雖然是再一次可能撕裂台灣社會的危機,但並非無解。從政界到學界的「當事人」有沒有足夠的對應智慧,才是關鍵。

解方,最直接的來源是當前政治人物的態度,也就是藍綠陣營的領導人究竟是順從簡單的民粹,提供即興的解釋,結果造成片面強化、煽動情緒,還是真正從台灣的整體思考,提升人民認識問題的能力,化解問題。

五月在陸委會等單位舉辦的一場兩岸關係研討會中,也發生年輕人直問到底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的火爆言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客座教授卜道維(David Brown)打破僵局說,「我知道年輕人的觀點跟上一代不一樣,有理想更是好事,不過,兩岸問題本來就沒有解藥,沒有一次性解決這回事。」

他接下來的話,更讓在場「大人」難堪。「在這個問題上,政治人物需要教育人民,兩岸問題需要的是管理,而不是一次性解決的解方。」

課綱爭議亦然。問題不在有沒有一次性解決的可能性,而是如何管理、減少磨擦,促進雙方的了解。

其中挑戰在於,學界是否能拉高企圖,擺脫目前的對立心態,以超越威權主義、個人主義的盲點,提供更有整合性、社群觀的視角,思考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以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大師、加拿大學者泰勒(Charles Taylor)為例,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茂桂指出,泰勒提出應該在普遍和特殊之間找平衡,一方面集體懷抱美好的生活概念建構社會,同時不歧視保持不同觀點的人,包容加拿大英語區、法語區的共同生存的矛盾。「他的理論未必好懂,但從他所處的環境思考,卻不難理解,」張茂桂說。

以社會良心自詡的台灣學者,也應跳出統獨盲點,挑戰自我,回頭審視課綱微調所呈現的各種爭端,替脆弱的社會找到能促進融合的出路。

關鍵字: 新課綱 反課綱 學生運動 公民不服從 史觀 教科書 教育部 吳思華 教育政策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9851#sthash.cmNA3lO3.dpuf【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五)
-A
+A
民報作者文/李界木 | 民報 – 2015年5月7日 上午10:01
相關內容
【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五)觀賞相片
【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五)
筆者滯美32年,頭9年在大學進修並從事研究教職,後23年在美國聯邦政府工作,歷經Jimmy Carter, Ronald Regan, George Bush and Bill Clinton 政府,退休後回台先後在宜蘭縣政府計劃室,和行政院環保署和科學園區管理局工作七年多。在這樣的背景和觀察下,提出超越族群、黨派的利益與思念,一切為造福台灣下一代著想,大膽提出個人的看法。筆者相信定會引起既得利益者和政客的撻伐。筆者敢作湖中拋石之舉,就期待大家對這個課題加以思考。
公義的教育文化
1. 務實的在地教育
[nop]興辦十二年免費教育。
強化本土及海洋教育。
加強英文教學,鼓舞出國留學及回流。
在地就業,與社區結合,學生到社區產業場所實習工作。
鼓舞文化及運動國際交流。[/nop]
推行務實在地教育
● 公平正義的教育
簡單地說,教育是指對人傳授知識、培養才能、塑造人格的一種社會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主要途徑。然而,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教育在理論界並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同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從各人和社會的關係來看,教育可以理解為包含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體化兩個方面的實踐活動。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目的,有系統、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傳授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體力,培養其思想品德的活動。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影響國民素質、社會風氣的主要因素。台灣雖然已有很完整的教育體系,這幾年也大力在進行各種的改革措施,但不容諱言的台灣的教育制度仍存在有很多的不合理現象,需要大家來注意。尤其教育的影響,非常的廣泛與深遠,除了對當代會有影響以外,也會影響到下一代的生活。為了創造公義的教育環境,有賴於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才能達成任務。
教育是一個引領方向、創造價值的工具。當國家的教育制度良好,就能創造社會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一股社會穩定的力量;反之,若教育功能不彰,則會造成社會價值混亂,社會秩序不安的現象,所以從古到今任何先進的國家,都會重視教育的影響力。
另外由於教育具有社會階層流動,維持社會穿透力的功能,如果教育制度出了問題,一定會讓社會階層調節機制失衡,進而影響社會進步的動能,甚至造成社會的不安定。教育問題是影響台灣社會層面最廣、時間最長的問題之一,在台灣現有數十萬戶的家庭有小孩子就學中;而且一個小孩子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的學習歷程要十八年之久,可見教育問題對社會的影響層面是非常的廣泛,對個人的影響時間也非常的久遠。
● 臺灣教育改革
1987年台灣解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下,社會風氣隨著民主開放,社會各界紛紛提出改革訴求;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也陸續成立,為當時的教育問題提出建言。自此,台灣的教育開始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
台灣教育改革,簡稱教改,是指台灣九十年代(1990)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上變動最劇烈的階段。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因此不斷為社會各界所廣泛討論,且因爭議頗多,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台灣數個民間團體於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並成立四一O教改聯盟持續推動,引起社會各界廣大迴響。其提出的四項訴求分別為:
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此次大遊行後來被視為台灣教改的起點,而四項訴求也成為後來教育改革的主軸。《教改萬言書》指出,教改各項方案都是以「打倒升學主義、減輕升學壓力」作為首要考量,走的是民粹主義,製造更多社會問題。為甚麼教改的推行沒有辦法獲得人民的肯定,除了政策反覆造成的混亂以外,台灣的教育環境欠缺公義的核心價值,及各個階段的教育所產生的不同問題存在,都是探討台灣教育問題必須要去面對的課題。
這些體制上的改革並非教改的核心,它們都只是在建立一個『良善的教育環境架構』。而教改的真正核心應該在於塑造學生的精神面貌,它的思考在於我們到底要『培育』出什麼樣的學生。自願就學方案、廣設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九年一貫課程等,這一系列教改方案的推行所以會弄得問題叢生,主要關鍵在於它們都是以「打倒升學主義、減輕升學壓力」作為首要考量,而不是以「追求優質教育」作為首要考量;走的是「普及教育」的群眾路線,而不是真正著眼於提昇教育品質的路線。其中所提倡的「人人有大學唸」跟「人人有飯吃」的共產主義一樣,都是難以實現的虛幻理想;硬要用政治的力量逼它實現,就注定要付出許多慘痛的代價。「快樂學習」、「把每一個人帶上來」、「校校是明星,人人是英才」,教改運動中出現的這許多口號,本質上都是「民粹主義」式的,都違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能夠動員群眾的「改革」(或「革命」)熱忱,卻注定要製造出更多的社會問題。近二十年來,台灣所謂的「教育改革」,不但教師疲於奔命,學生一片茫然,家長的負擔也急遽上升。難怪有些人慨嘆,台灣教改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製造出一批靠教改攫取權力的「新階級」,他們主導教育政策、影響人事異動、掌握資源分配;甚至學理上不具正當性的教育政策,也被包裝成為「教育改革」,直接搬入學校甚至課程教材中,至於校長、老師與學生卻往往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今天我們要想撥亂反正,解決這些難題,一定要先認識教育真正的本質,看清楚當前教育難題的關鍵所在。
教育不是筆者主修,但筆者是師大畢業,舊制公費生,在台教過五年書,當過導師也當過兼課老師,在美國大學也領噵過學生,女兒、孫女全受美國教育長大,我也當過學生家長,現對台灣教育提出看法,也許客觀些。
台灣教育之弊
● 填鴨式教學的文化
雖然說填鴨式教學不是好的現象,但也是打好一切知識的基礎。例如英文來說,跟一個外國人溝通需要的是了解英文單字多寡,而你了解的單字量,就是靠你所背的英文單字。所以簡單的說,填鴨式教育應用的好的話,他會是個非常好的教 育方法,幫初學者打好基本的道理。但是填鴨式教育壞就壞在現代教育太依賴它,數學公式背、專業科目背,學生完全不知道公式如何得來,這就是不好的地方,還有一個壞處就是現代學生也不講求公式如何來的,現代考試都是“背多分”,所以任何學生都不會去講求這是怎麼來的,這些都只是死的知識,完全沒辦法運用在現實社會中。 填鴨式教學,也常常封閉了每一個人的思想,認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邏輯範圍,現代社會上講求的創意,這樣一直封閉學生的思考邏輯,台灣未來還會有多少創意人才呢?
在美每次上市場買東西,看到結帳人員笨手笨腳找銭時,我會想怎不教他們背背九九剩法?有一次,我問女兒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中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填鴨式教學只著重考試表現,考試雖然是最容易判別學生程度差異的方式,但如果只重考試卻不重實作的話,實際上學生得到的也只是一堆考過即忘的知識。例如「程式設計」的核心就是要用來解決問題,開發軟體的過程會碰到的問題往往都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因此自己必須具備「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能力,寫考卷並不能培養這些能力。 多寫程式才有辦法真正理解書本裡面提到的一些概念。
● 家庭教育受到忽視
父母的言、行、舉、動都將在兒童潔白無暇的心靈上銘刻下難以泯滅的痕跡。對 兒童思想、性格、品德、作風的形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從這可以看出家庭教育 對小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家庭教育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
這簡單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後遷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子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在美國學生家長要選擇好學區讓小孩上學,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其次當然是父母的教育。青少年的全部生活始終與家庭小集體有密切的聯繫。在家庭中,父親及其他成員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屬關係。因此,也自然地成為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小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應時時把握好教育孩子這一關。
另外,家庭經濟的差異,衍生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問題。為甚麼家長的社經階層會影響學童的學習成就?只要每天到小學看看小朋友的放學情況,就可以知道答案了。現在很多小學生一放學就由父母接送,甚至整車由安親班接走,進行課後輔導。但另外還有一些小孩子,父母的職業可能是攤販、餐飲工作人員⋯⋯,傍晚時分正是大人要出攤工作的時候,小孩子回家沒人陪伴、寫功課有問題沒人可以問,造成了學習的障礙,甚至走偏了方向。每次選舉時各個候選人都會到夜市拜票,面對攤商時若能思考如何改進他們下一代的學習問題,讓他們小孩能有一個更公平的學習成長機會,相信是可以得到市場討生活人的支持而獲得肯定的。只是不知道為甚麼候選人到市場時,都只是會握手而已?
● 注重複製的儒家文化教育
外國學者指出,阻止台灣教育進步的三大病灶:permanent exams, cram schools, and the local learning/ teaching culture. 考試、補習班、教育文化,這三者反映著儒家文化的主要理想。永無間斷的考試、補習班、本地的學習/教育文化,三者之間相互牽連,關係難以切割,組成一道高牆,將現代教育阻隔在外。
首先:問題在哪裡?
台灣學生的念書時間明顯地比其他地方的學生都還要多:他們要考更多的試、花更多的時間待在教室裡、要「消化」更多的課本、背更多的東西,相較之下也花了更多錢學習,社交生活也圍繞著學校。然而畢業後,他們的狀況通常是這樣:學生對他們的系所或是所學的領域沒什麼熱情,也不知道周遭的狀況,對重要的社會議題沒有自己的見解,無法閱讀理解書本的內容,除了和學校相關的事務,對其他事情沒什麼興趣,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容易被馴服的,也是「聽話」的一群。儒家文化(台灣的教育方式)和它一些主要元素就是現今教育令人不安的主因:它不斷回首過去、反對公開透明性、不懂得啟發學生、對於心靈的照顧也很少、要求一致性及對權威階級的服從。儒家文化重點在複製其核心價值,不管周遭的環境如何改變。而它仍是台灣主流的教育方式,儘管這種教育體制製造了許多「受害者」,仍無法改變現況。
儒家教育最明顯的一個特色就是對個體的限制,反而重點放在不同形式的族群上,家庭、家族、國家等等的,在這些族群中個體都有自己「適合的」位置。教育是一種文化訓練,由有權力的人掌握著,目的是讓每個人毫無意見地接納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自然而然地,年輕的一代必須要想辦法在現有的社群或傳統中,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而長輩或是地位較高的人通常也擅長複製這種文化,並擁有無上的發言權。如此不流動的社會架構也足以解釋為什麼在上位的人,需要階級制度來鞏固他們的權利,並以「和諧」作為意識形態的武器說服在下位者。就拿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說好了,2011年的教師節,馬總統在一則演講中提到:儒家思想內涵古老的智慧,在21世紀仍然可以啟發我們,經過數千年的嘗試及試煉,我們應該繼續保存這些智慧傳承下去。(他講的好像我們的心智和問題這幾千年來都沒有變過一樣。)總統都這樣公開表示了,看來我們的心智的確沒有改變,而現代教育還是一直教導這套想法。
不斷的考試可以掌握學生,在他們身上不斷的施壓,沒有機會思考為什麼他們會被控制,為了在和諧的外表下保有個人特性,階級架構也會不斷建立。公務人員的科舉制度,在複制塑造另一個模型。補習班著重在考試而非教育,但某種程度上還可以算教育,因為他們還是有教學生,可是對產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通常都會有不良結果。很多老師鼓勵學生去補習班,無形之中也助長補習班並更穩固這個架構。儒家文化注重複製,在這種文化影響的教育體制下,獨立思考自然被壓抑,且不斷採取任何有助於複製相同價值、維持階級架構的行動。
台灣現在的教育深陷在一個惡性循環中,它不斷製造動亂讓教育的幾個重點元素慢慢消失。有些人貪污、無能又愚蠢,根本無法勝任他們現在的社經地位,對他們來說想要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還有批判性的思考精神,根本難如登天。
● 教育公義長期被忽視
台灣的教育問題,除了上述各個教育階段所呈現的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核心問題,就是「教育公義」長期被忽視的課題。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天生的資質、家庭環境是不一樣的,造成了每一個人未來所能發展的社經地位不同,人類沒有辦法來改變先天的階級成分,但教育卻是創造「階級流動」的主要方法,也是許多家庭脫離貧窮的希望。目前教育制度是不是有照顧到這個教育的功能,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需要大家來注意。
「教師不足」、「教師難聘」、「教師流動率高」,是台灣偏鄉教育最嚴峻的三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不僅僅影響到孩子的國語、數學等課業方面的學習,面對來來去去老師的流動,已經對這些偏鄉孩子的心理,造成對大人不信任的負面影響。他們是孩子,是台灣未來的希望,卻常因為人數少而被主政者遺忘。從學生層次看,影響到孩子脫貧的可能;從長遠來看,台灣的國民教育水平失去偏鄉這塊拼圖,無法整體提升,因此帶來的後果也由全民買單。
教育政策改革不在於經費的多寡,而在於公平正義的原則是否被重視。以台北市每年擁有約 540 億元的教育經費來看,這個額度是除了新北市及高雄市以外,遠遠超過其他縣市的年度總預算,更造成城鄉的差異。
面對台灣學生就業困難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畢業的就業能力,應該從基本的教育目標定位著手。台灣早年在技職教育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為國家社會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技術人才,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但近年來因受到世界排名的虛幻迷失,為了爭取世界百大排名的績效,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做了不公平合理的配置,五年五百億的經費絕大多數集中在研究型大學,目前高教體系學生每年所獲分配的經費約為四十萬元,而技職體系的學生所獲得分配經費則僅有十六萬元,相差非常懸殊,弱化了技職教育,也降低了學生就業的競爭能力。
大學教育更是問題叢生,早年受到選舉考量,無視於台灣面臨少子化的趨勢,政府採用廣設大學的錯誤決策,造成今天大學教育供給過剩,七分就可以進入大學,早已變成台灣高等教育的笑話;政府資源分配不均,對弱勢學生照顧不足,每年約有八十萬人次的學生需要辦理助學貸款,平均念完大學需要負擔四十萬元的負債,早已超過學生之負擔能力,讓台灣很多年輕人的人生是從負債開始。 另外台灣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教育部統計一年博士畢業生人數高達 3,700 人,遠超過整個市場對博士畢業生的需求量,很多博士生會找不到適當工作,可以預期「流浪博士」,將會是繼流浪教師以後,在台灣新形成的弱勢族群。
● 台灣政治的亂象
其實台灣教育改革中最大的缺點就在於這一項。資源分配不均、平等公義不存,每天的行政院吵的吵,鬧的鬧,到底有哪一個政治家真正為台灣想過呢?台灣現代是民主的社會,但民眾是否確實了解民主的價值與真諦;現在的政治人物又一直將民主涵意加以曲解,沒有道理的也可以把它有理化,又或者民眾常常太過於熱衷某些敏感議題,而喪失理性的分析,引發一些社會亂象。教育成為選票的工具。父母親觀念都已經錯誤了,小孩子觀念就一定會正確嗎?其實到最後受傷害的還是台灣。台灣現在最欠缺的就是團結,政治一直都在分派系,對方的意見一定都會唱反調,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這種現象實在是非常的不好。其實在過去有很多好的教育政策要實施,可是被對方認為這是他們政策而不是我們政策,而被取消了,台灣人民要是教育超越政治教育不是選舉工具。
● 台灣的新聞媒體
年來台灣的新聞報導盡是報一些無意義的事,每天打開電視看報導,不是報政治就是報有人搶劫、打架、酒駕等等,都是一些台灣的亂象。現代小孩子有樣學樣,常常會模仿電視上的事。而台灣的電視節目品質越來越低,小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台灣教育還會好嗎?
● 忽視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及小學教育,由於公立托兒所數量不足,無法滿足目前工商社會,雙薪家庭父母皆需上班,而須將幼兒托育之需求,大部分民眾必須將小孩子送到私立幼稚園就讀,負擔重大的托育成本,甚至超過一般家庭的經濟能力,使得年輕夫妻往往不敢多生育小孩,與我國面對少子化影響,而需鼓勵生育的政策相違背。政府可以考慮推動十二年國教時,除了向上延伸學童的教育年數以外,也可以向下提早幼童的入學年齡;另外利用現在各個小學普遍都有教學能量閒置的情形下,國民小學增設附屬幼稚園部,可提早規劃學童的銜接教育課程,並減輕家長負擔。
● 教育缺乏評鑑
美國學生在三、五、八、十二年級都有學生的學力測驗,有學區評鑑和州的評鑑;對老師則有教學評鑑。校長就像公司的總經理一樣,必須對校董會的學區委員會負總責,因此教學評鑑自然落到校長身上,校長必須親自到教室對老師做教學評鑑工作,一般而言,級任老師每學期一次,科任每年一次,評鑑結果呈報學區教育委員會作為聘免重要參考。在美國即使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只要政策改變、無課可上,或教學績效不佳者,被laid-off的機會和其他公私行業一樣的尋常,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由學校來教育,若遇到不適任教師,也無須像台灣的家長那樣的費力,就可輕易解決。可是在台灣,對學生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採取完全放任政策,什麼評鑑都沒有,雖然理論上,校長負有教學視導責任,但在學校教師會操作下所遴選出來的校長,若非舉辦教學觀摩會的話,有誰敢進教室去看老師上課?更不要說教學評鑑了?恐怕連教學觀摩會都沒有多少學校敢實施呢!因此,台灣老師教學是否認真,教學品質是否良好,有沒有配合國家政策,願不願意進修,要不要尊重家長,教師都完全自主,而除了兼行政者外,所有教師同不同工都一樣的同酬,年資到了就自然升級。
許多教改政策,如建構教學、多元入學、九年一貫課程、快樂學習等,一觸及國人根深蒂固的士大夫觀念和升學主義就面目全非。因此,台灣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個人認為除了我國立法從嚴執法從寬,以及制度面的根本問題未解決之外,和國人的價值文化息息相關。
● 行政繁複浪費人力
台灣很多老師確實都要“兼任行政工作”,美國學校內行政人員很少,像排課、排輪值的工作,也都是資深老師在負責,而且是榮譽的工作,但沒有像台灣得做那麼多例行公事。台灣的老師常得為"書面化"評鑑,弄得人仰馬翻,這些評鑑真的有意義嗎?行政工作有必要做這麼多、做得這麼複雜嗎?領個錢有必要造那麼多的冊、蓋那麼多的章、讓那麼多人來負責嗎?校長一天光花在批公文、蓋章的時間,至少要在兩小時以上。而學校一年的大小評鑑不下十數種,全是敷衍了事,一定非看書面資料不可嗎?
● 教師待遇太優厚
國內老師至少比美國老師輕鬆多了,工作保障和退撫條件也好得太多!世界公認美國是富強國家,而我國教師會也以美國教師工會作為效法標的,但若真正深入了解美國教師的待遇和工作負擔,就會覺得台灣的教師實在貪得無饜,而且被寵壞了。眾所週知,美國教師以上班日數支薪,不上課就沒薪水,上多少課領多少薪。老師覺得每天排滿課太辛苦,星期五下午要求不排課,就只領95%的薪水。一旦,美國聯邦及地方教育經費大量縮水,許多州的學區以減少上課日數來節省經費,等於對教師變相的減薪,但沒聽教師工會有任何抗議之聲。而美國小學老師的授課和上班時間數,每週服勤40小時以上才能算全時服務,教師從上午8點到下午4點是服勤時間,上課則從8點40分開始到下午2點半放學,全時教師整天課都排得滿滿的,每天除了中午30分鐘的午餐時間之外,最多只有一節的空堂。台灣的老師大部分太懶散,教學準備不充分,照本宣科比比皆是。而且「現在台灣社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是非,對一件好與壞的評鑑,只有靠自己的主觀與利益,主觀好的、有利的,無論是對與錯都說好,主觀不好的、不利的,無論是對與錯都說不好。非常不理智。」 整個台灣環境瀰漫著一種奇怪的味道,許多人用成績評斷一個人、互相比較,老師與學生專注的重點都是「成績」,而不是學到了什麼,老師不考的,學生不讀。不會考到的,老師不教。
撥亂反正
基於這樣的認識,筆者特別提出以下改革:
● 終結教改亂象
近年來,教育部門每年推出的教改方案五花八門,讓許多基層的教師與學生在茫、盲與忙中度過;大家只看到教改方案一件接著一件的推出,卻很少看到這些方案實施之後有無任何成果的追蹤與評估,許多民眾不禁在問:「在社會各界批評和質疑聲浪如此高漲下,我國的教改還應該繼續做嗎?」、「教改到現在已經二十年了,如果還是要繼續改下去,那麼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夠達到最初所設立的目標?」針對這樣的質疑,教育當局似乎仍然為教改而教改,說不清教改的基本理念到底何在?甚至為了紓緩升學壓力,最近竟然又將推出「十二年國教」這個新制度。因此為了避免教改帶來更多的不安與動盪,在此呼籲國內社會:不要再把「教改」神聖化,大家一起努力,終結「教改」所造成的亂象!
● 回歸教育本質
目前的教改措施,無論是課程、教材、教科書或考試制度,大多流於倉促,甚至不惜把學生當白老鼠。尤其在移植國外制度方面,缺乏考慮國情需要。例如:當初教改剛推行的時候,許多人的想法是聯考終於可以消失了,以後的學生終於不用一天到晚補習;但才幾年的工夫,卻發現現在的學生反而比以前更可憐,不但補習補得更凶、書包變得更重。在「課程簡單化、授課時數減少化、教學份量減輕化」的趨勢下,我們的教育素質是否也跟著不斷下降?面對愈來愈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堅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本質,重新建構優質的教育環境,逐步整頓教改留下的後遺症。今後教育主管機構必須「謀定而後動」,不盲動,不躁進;對於原有的改革政策提供基層學校消化、吸收的機會,並且予以微調、修正;甚至提供三到五年休養生息的沉澱、反思及解決問題機會,不再急於推陳出新。至於今後任何新的教育措施必須經過完整的規畫、試驗或評估,才能全面推行。並且民眾、基層教師、校長甚至學生都有權拒絕任何因為選票考量、不顧國家財政及社會現實考量的新教改政策。
● 摒除文化霸權
這些年台灣教改出現了許多「文化習性」的問題,實際上仍未脫離中國傳統「一條鞭」與「強制性的行政文化模式」。以多元為名,但實際上卻造就了更多一元制式的思想與方式。從整個台灣教改推動當中,可以看出類似問題一再重演。教育改革之所以出現封閉式的、泛政治化的、實用主義與模糊化的思維,主要缺乏對另類形態、不同選擇的尊重。教育權要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在過去的教改中,常出現以台北人的思維、以都市生活的形態著眼,忽略台灣各地現有的社會背景與條件不一情形,造成基層單位許多觀念不清、政策不明,甚至難以推動的情況。因此在日後推動教改,應該強化主事者、行政單位、推動群體、學校基層教育的共同參與及理念溝通,能夠了解彼此工作處境的問題,並加強雙方平等合作,增加社區、學校等的積極參與,以協助基層發展教育改革的文化習性。尤其應以建立良善的「公民社會」為優先,從培養「公民意識」著手,強調歷史先後脈絡。重新肯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價值觀;以追求優質教育作為目標,逐步調整現行的教育體制;讓每一個學生能夠發揮潛能,也讓努力教學的老師能夠獲得應有的尊重。
● 注重環境結構因素
十多年來的教改始終將焦點放在課程教材、成績評量以及入學方式上,忽略環繞在這些機制外的結構因素。例如是課程的更動牽涉到整個師資結構的調適,規畫者認為只要更改教材及課程,如同過去辦幾場教師研習即可改善所有問題。然而事實上,過去國小師資多半以師專為主的包班制,國中師資則是以師範體系擔任的包課制,兩者之間的師資養成不同。歷史和地理老師所學的專精不同,一下變成社會課,老師既要懂歷史、地理,還要懂公民,結果讓老師們只好「邊學邊教」,甚至把原有教師分科專長也放棄了。
● 保障弱勢群體
近年來在教育政策自由化的潮流下,表面上教育的權力似乎朝著減少政府干預、校園自主的道路,實際上卻是將整個台灣教育推向市場化的激烈競爭。在學校自主、社區參與的口號下,政府逐漸退出教育的主導權而讓市場介入。從升學競爭的多元管道、課程的鬆綁、教科書的開放、師資市場的競爭、九年一貫課程中英語教學的引進等,在在顯示政府如何透過資源的重新分配,讓教育逐漸淪為市場競逐下的產物。因此,這些年的教改聲中,學生的壓力不但沒有減低,反而因課程、教材、升學考試的多元化導致學生補習風氣更勝於以往,讓原本屬於偏遠地區、身心障礙等文化弱勢學生處境更加艱難,造成社會階級複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在這過程中,無論對城鄉差距,學習障礙甚至資優教育而言,都因政府漸漸退出管制,由市場機制取代而出現各種問題,尤其近日大學學費節節上漲,更引起社會的關注,導致廣大群眾對教育改革愈來愈不滿。
未來的教育調整,必須在「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原則下,採取積極措施,保障弱勢群體,讓他們也能獲得優質的教育機會,不能放任「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讓弱勢族群成為民粹式教改的犧牲品!
十二年國教、高中社區化及免試入學
教育研究者常將教育過程切為兩塊,其一是基礎教育,包括國小、國中階段,其二是高等教育,指的是專科、大學階段。至於處在基礎與高等之間的高中,則是兩者的銜接,介於灰色地帶。大體而言,台灣的教育問題我們也可以比照切割成基礎/高等兩個面向來談。基礎教育原本是為了培養學子的「基本」生存能力,但台灣的家長卻傾向將它視為升學的備階、跳板。台灣與歐美的教育卻截然不同,我們都以讀書考試為主,一直到上大學才能集大成。
[nop]
從圖中兩條軸線可以看出台灣與國際的教育差別在哪裡。翻攝自Faceboook。[/nop]
這種升學競逐的社群期待使得最終的基測、學測等集中考試主宰了教學過程,也造成社群價值與教育理想兩者之間的衝突。許多人都同意,前述衝突正是基礎教育教改失敗的癥結,也是初等教育多元化理想難以落實的原因。 至於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則截然不同。幾乎所有理性的人都了解:我們的大學數目太多,一百六十所大學在台灣密度實在太高;我們的若干國立大學該努力邁向世界一流,不能只在本地當老大。
為了提升國民素質,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縮小教育落差,紓緩升學壓力,教育部希望將義務教育延長至十二年。台灣推動延長國民教育之議,早從1983年起即展開,先後經過10任教育部長,但因為受到許多反對聲浪和財務困窘等因素影響,仍停留在紙上作業階段。2007年2月2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施政報告宣示,將從該年度開始逐步推動十二年國教,受到各界的關注。3月5日,部長杜正勝宣布各種配套方案要「再研議」,之前的發言不算數,等於一切回到原點。此外,12年國教也因為父母希望子女就讀明星學校,造成明星學區房價飆漲的奇特現象和一屋多戶的怪象。2011年1月1日,馬英九宣布啟動12年國教,2011年9月入學國一生開始適用。6月16日,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十二年國教當下,教育部希望國中教育會考與升學脫勾,但是如果各縣縣市升學要採計會考成績,也不反對。因此被批評會造成「一國多治」。
爭議:社會上對於「我要十二年國教聯盟」所提出的訴求也仍有質疑,部分在於實際執行面十分複雜而困難;另外也有論點指出,過去教育改革的失敗顯示台灣民情仍應該以考試制度為主,十二年國教的齊頭式平等無法改變家長的「升學至上」價值觀。經費涉及國家財政狀況,延長義務教育勢必大幅增加政府財政支出;在家長普遍寄望孩子就讀「明星學校」的想法下,學區劃分的方式也備受關注,且預料會有相競跨區就讀的情況出現。此外,教育部的作法也遭到「消滅菁英學校」、「齊頭式平等」的批評。
美國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們的菁英體制,吸引了世界各國去的菁英為美國效力。問題在於菁英身分的取得、進入菁英學校的方式是否公平,這才是根本問題所在。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多元入學和免試升學剛好背道而馳,充滿了不公平。當筆試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不再有參考性和重要性,而是其他方式,例如:人情、面試、推薦、身分、地位、外貌、關係、口才等為錄取的標準,這時候,才是對人才、國家、社會最大的傷害。仿美式教改可能會教育出沒有競爭力的下一代,造就更多私立明星學校。
教育部針對12年國教,最主要企圖解決以下4個問題:國中教學不正常、五育(德、智、體、群和美)未均衡發展、基本學力未把關;生涯規劃、適性輔導未受重視;高中職質量資源不均衡;國中升學壓力過大。「免試入學」、「特色招生」、「免試就學區規劃」等,爭議不斷。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需什麼樣的12年國教?
既然十二年國教是明訂政策,若沒有經過完整的規畫、試驗或評估的話,遽然就全面推行。過去「多元入學」變成了「多錢入學」,九年一貫下來,不僅貧富落差加大了,城鄉差距也變大了;可說是違反了教育「公平、正義」原則!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情況相當普遍,目前還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是不是要定對策?
對當前台灣教育問題的建言
● 建立台灣主體性教育為當務之急
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內容必須是台灣教育的主要精神。一切文史哲課程應該努力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教材並逐年培訓現有師資,使其為台灣人民教育之用。因只有當國民對自己的國家具有高度認同,才有愛這個國家的可能;對國家的認同需要確立:台灣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擁有自己的政府、土地、人民。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其文化不容成為其他國家的附庸,其教育不容成為達成其他國家政治目的的工具。因而,台灣的教育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隨著『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兩岸和平統一』的國策而改變,否則教育即自甘淪為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台灣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反攻大陸的跳板』,也不能成為前進美國 ( 移民 ) 、前進中國 ( 投資 ) 的跳板。跳板隨時都會被犧牲;當跳板被犧牲時,就是台灣人民、經濟、自然生態、福祉被犧牲之日。因而,建立台灣主體性教育為當前台灣環境教育當務之急。
● 環境教育的實質必須確實掌握
『以環境教育』著重在以自然生態之理、台灣自然生態之美、環境破壞之惡為教學內容,而非僅僅教導學子認知動植物之名。舉凡生物與無生物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人類活動與生態平衡之間的關係都應該是環境教育的重點。環境教育必須做到在環境中教育 (education in environment) 、以環境教育(education by environment) 、為環境而教育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在環境中教育』重在實際情境的教育,教者與學者必須親臨環境現場,體會臺灣自然生態之美、人為破壞之惡;『為環境而教育』正是環境教育的總目標,教育部應該秉持『為環境而教育』的目標,隨時進行自我評鑑,以檢視環境教育的方向與成果。
● 教育權要下放
教育部「不放權」是最大的問題,而且面對龐大的問題,又很喜歡耍權要求齊一化,導致辦學成效被削弱,資源的分配不均。這長期以來造成教改所需要的多元化環境根本不成熟,光一個社區高中普設就做的不夠,結果突然因政治因素要強推十二年國教,矛盾更加劇烈,舊觀念跟新制度的不合,舊硬體跟新軟體的不相容,會有更多不知道的問題跑出來。
至於國人,放棄不了儒家思想的萬事唯有讀書好,打仗打輸了不去思考戰略戰術問題,只覺得士兵待遇變差,所以自己小孩考軍官最好,結果就是軍隊只剩下軍官,第一線的戰鬥專家士官所剩無幾,士兵意興闌珊無心作戰,這國家的戰力會弱是理所當然的。 教育部都是那些將軍,自己戰略無能、指揮失當、管理錯誤,一概不提的只想保住自己退休俸,培養出一堆無能軍官也是理所當然。這時候要解決這種問題,說穿了就是最上層的政治家有無遠見,有無徹底執行改革的決心。
● 公教分途
國內大學在數十年舊體制的影響之下,「平頭平等」式的民粹風還是極強,若干教授仍舊有公務員式的悠遊錯覺。台灣目前名列前茅的大學多是公立大學,而公立大學的教授都是廣義的公務員;薪資大致劃一、保險納入公保、授課時數僵硬、校長的彈性權力卻是小的可憐。這樣的僵化制度與東南亞諸國有極大的差距,如果不能改變,台灣的大學要成為世界一流,那恐怕是難上加難。若要真正提升我們的彈性,就必須要從制度面徹底改變,開展學校教師「公教分途」的規畫與設計。如果只做枝節的邊際調整,成效絕對是有限的。教師不具公務員身分。教育行政人員屬公務人員系統。
● 檢討並修訂國中小各學科對環境不友善的教材內容
以鼓吹主張自然平權或以生態為中心的思想 (Ecocentrism) ,不應深切體認鼓吹人為萬物之靈、人類優於其他非人類的存有、人定勝天、雙手萬能的人類中心主義 (Anthropocentrism) 不利於台灣的自然生態;標榜追求經濟高成長、追求更高生活水準、更便捷的交通、更高效率的生產、行銷、消費之資本主義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對自然生態斲傷甚深。為台灣的自然生態之健全穩定計,應代之以宣揚經濟有階段性的零成長 ( 甚至負成長 ) 、宣揚符合生命之理 ( 而非只是符合生產之理 ) 的循環性經濟發展模式;過度偏執於鼓勵理工醫農資訊等科技研究而輕忽文史哲的教育發展政策應該改弦更張,避免學子產生科技、工程至為重要的錯覺。而國人普遍存有的科技、工程可以解決大多數環境問題的迷思,正是環境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過去過度迷信科學昌明可以帶給人類無限福祉的迷思,容易產生科學消除主義 (scientific reductionism) ,而且也促成科技盲目發展,加以文史哲式微,縱然有識之士對過度偏倚科技的教育政策有所批判,亦如垂死病患以奄奄一息的微弱聲音道出的警語,絲毫引不起世人注意;因而,國中小學各學科若涉及上述不利於生態穩定健全運作之教材內容,應該努力檢討並予以修訂。
​● 鼓勵大學通識教育開授土地 ( 環境 ) 倫理課程、台灣自然史、環境運動史、環境議題專題探討等課程。
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每個教育制度都有它的優缺點, 沒有一個是放諸四海的孩子皆適用的,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 除了埋怨制度之外,是不是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在陪伴孩子,瞭解孩子上,以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歐美的教育體制的確比較自由,但也有它的盲點在,所以家庭教育相對的就變得非常重要,看看那些壞學區的孩子們,因為學校不管,家庭不管,他們幾乎沒有未來可言,多出來的時間和自由, 反而拿去做壞事,交壞朋友,導致校園槍擊案層出不窮。 雖然美國社會面臨犯罪、濫用藥物、家庭系統崩潰及教育成果不彰等挑戰,但美國仍具有「優勢文化」及「智慧財產」兩種非常人性的資源。
美國在知識與文化的優勢,使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反觀東亞經濟最缺乏的即是「原創力」。雖然東亞國家在短短的一兩個世代中,衝出了經濟高度成長的成績;但長期以來,東亞國家常以模仿作為學習,這個部分只能創造短期的效益,長遠來講有所局限。雖然東亞國家重視教育、注重工作倫理、願意辛勤工作,但因天然資源少、基礎建設不佳,更嚴重的是東亞國家是知識與構想的輸入國,本身的教育體系未能發展原創的研究力。儘管許多亞洲對教育十分投入,但教學方法仍強調機械式的學習,從多重選擇中挑出背誦的答案,而不鼓勵創造、思考,也缺乏實際的技能。儘管機械式的學習可以培養優秀的線上工作者及中階的主管,卻無法培養出具有原創力的思考者與行動者,而影響國家長期的發展。因此,未來台灣如何加強教育中的創造力,避免過去一味地模仿和機械式背誦答案的學習,才有機會與世界各國競爭。今後我們的社會各界、老師、家長、甚至企業雇主,又如何協助與督促政府建構一個優質的台灣教育環境?請大家一起來動腦筋,想一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彰化美語補習班推薦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康便宜都在這 的頭像
    好康便宜都在這

    歡迎光臨好康便宜通通都在這的網站

    好康便宜都在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