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覺得一份工作薪水真的不夠花,常常需要兼職才能夠剛好養活一家人,就算只有單身一個人,多出來的錢也存不了多少。
今天跟你分享一個<非常簡單的賺錢方法>,每天花你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能把錢賺到手!!
加入教學影片網址:https://youtu.be/rEkbn2-Sd9E
上面是我的介紹影片,分享這個怎麼賺錢與如何加入,你加入後只需要花個2分鐘點廣告就能賺到錢,有時會再出現新的廣告,每看一則都能賺到錢,還有戳戳樂至少25次到50次的中獎機會,每一次最高能戳到5美元獎勵
所以說,如果你clixsense遊戲廣告點擊收到的下線越多,你每天的回饋就越高,如果你的下線升級成付費會員,你就可以立即得到2美元的獎勵
先說明一下付費會員,付費會員一年要付17美元,約台幣500元,付費會員的點廣告數量是免費會員的4倍,所以如果你有九個下線變成付費會員,就等於你有18美元可以升成付費會員了
全世界都可以加入,持之以衡下線有一百萬人付clixsense遊戲廣告點擊費就有一百萬美元囉!最重要的是其他點廣告的網賺非常容易倒,要不然就是升級付費會員收費特別高,有些根本就是變相的老鼠會
話說了這麼多!總之你想想看加入之後把我這一篇文章改成你的丟給你的朋友或者網友看,FB超多可以交友的網站,多認識一些朋友,介紹他們賺錢吧
總之他看過影片就會加入,就會自已點廣告,加入之後你把他拉到我們的FB社團
123
本報特約--企業管理/馬光遠:堅持做實業的企業家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中央日報中央日報 – 2016年6月28日 上午11:40
在房地產很賺錢的情況下,在大陸央企紛紛製造地王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能夠堅守不去染指房地產,在我看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中國大陸樓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國大陸到處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 人生最大的問題是選擇風口。選對了風口,無論你是什麼,你都會在風口飛起來。選錯了風口,人生等於一場悲劇。 2000年左右,有一個人把自己在深圳的房子賣了,然後創業做實業,前兩年終於做不下去了,又把自己做了10多年的企業賣掉,賣了400萬,然後以這400萬作為首付,把10多年前賣掉的房子又買了回來。買回來不到兩年,他的房子在新一輪的房價飆漲中翻了2倍,房子兩年的增值比他過去10多年做實業賺的錢都多。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過去10多年,中國大陸財富的風口在房地產,房地產成為中國大陸聚集財富和資源最多的行業。 與本輪房地產再一次狂飆猛進相對應的,是中國大陸民間投資在前5個月的懸崖式暴跌。在一季度民間投資的資料大幅度下滑的時候,筆者曾經在功夫財經的專欄文章《民間投資為什麼懸崖式暴跌?》中有過專門的分析。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前5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幾乎相當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三分之一。和去年年底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0.1%的增速比,可謂真正的懸崖式暴跌。民間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其中,經濟處在困難中的東北地區,前五個月的民間投資的增速暴跌29.3%。 高層對於民間投資的下滑極為重視。5月9日,“權威人士”在談及中國大陸經濟大勢時,將“民營企業投資下滑”列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的第一風險。大陸國務院在5月份派出督查組調查民間投資下滑的情況,一個月後,他們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向總理來交卷。 據說這次國務院常務會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民間投資。會議開了3個多小時,在談及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時,媒體是這麼報導總理的反應的: “大家都應該認真看看這張表,真是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李克強翻閱著手中的督查報告感歎道。總理所說的,是大陸國務院督查組報告中所附的數張表格,其中列舉了一家民營企業新建一個專案需要的90項行政審批事項,以及日常經營中需要的56項審批事項。 “有些項目,我們的政策規定得很清楚,只要不在禁止名單內,企業就僅需備案,為什麼還要在前面再加上一個‘確認’,還要再繼續審批?”總理指著表格的欄目連續追問,“這麼多審批專案、涉及這麼多部門,有些都是重複審批。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了,民間投資怎麼能不難呢?” 總理最後說,“我們要多傾聽民間呼聲,多辦便民之事!”總理說,“該取消的審批就要徹底取消,該給市場的權力就要完全放給市場!” 從大陸國務院督查組調查的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看,不外乎老生常談的鼓勵民間投資的法規政策不配套、不協調、落實不到位;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資源配置和政府服務等方面難以享受與國企同等待遇;融資難融資貴、繳費負擔重;一些幹部不作為、不會為、亂作為,少數地方政府失信等。 但在我看來,這些原因其實只是表面現象,因為這些原因一直存在。為什麼之前民間投資一直在高速增長,而到了今年,卻出現懸崖式暴跌呢?背後的真正根源,是中國大陸經濟進入“無人區”,依靠過去的模式投資實業,投資一些建設領域,根本不賺錢了。不賺錢了,所以民間投資不再去追加投資。 再說明白一點,民間投資這個時候下滑是正常的,是理性的。當投資實業不賺錢的時候,還硬著頭皮去投資,那才是瘋狂和非理性。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間資本不願意投資實業,早在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之初就跡象非常明顯。以筆者2009年在江浙一帶的實際調研為例,高達70%以上的民間資本選擇投資房地產和股市,而只有不到5%的人選擇從事製造業,這和上世紀90年代民間資本爭相投資實業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實業的冷落不單單是民間資本,近幾年,大量的國有資本也游離在股市和樓市。每年的財富榜上,房地產、金融和資本市場的大亨屢屢上榜,從事實業的則黯然失色,這成了轉型中國大陸的一道獨特的經濟風景線。 中國大陸的企業家為什麼對實業失去興趣,原因非常複雜。 首先,宏觀環境和產業政策的惡化,使得民間資本無法進入一些產業領域。民間資本在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中只占13.6%,在金融業只占9.6%,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只占7.5%,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只占6.6%,至於在石油、電信、鐵路等領域,所占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組整合的名義將民間投資擠出煤礦等領域,將民營資本逐出。即使一些競爭領域做得相當不錯的實業家,如匯源果汁等,也因為環境因素都急於退出實業,鮮有做百年老店打算的。 其次,中國大陸樓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國大陸到處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和外資都爭先恐後進入房地產業,在房價暴漲的情況下,進入房地產一個月的收益都遠高於辛辛苦苦做實業一年的收益,做實業成了最沒出息的選擇。曾記得,當年幾乎中國大陸的中央企業都爭相殺入房地產,即使在國資委出臺退出令的情況下,也沒有撲滅他們對房地產的熱情。 筆者多次強調,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如果其大多數資源集中在房地產和股市等虛擬領域,則意味著關係國計民生的實體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資源將逐步萎縮,最終經濟將呈現“空心化”,整個經濟體將演化成一個隻追逐財富分配,而不創造財富的“傳銷化”體系。對於中國大陸經濟而言,當前最大的危險即在於此。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做實業的環境太差,做實業賺不了錢,做房地產和搞資本運作實在太爽。當然,這錯不在企業家,在房地產暴利存在的情況下,企業家是很難安心做實業的。在房地產很賺錢的情況下,在大陸央企紛紛製造地王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能夠堅守不去染指房地產,在我看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經濟學家 馬光遠) 【中央網路報】
活躍用戶數僅2億多 LINE靠什麼賺錢
LINE以其多彩的動漫人物貼圖、布朗熊及其女友康妮兔的遊戲,贏得2億1,800萬活躍用戶。圖為LINE公司的工作場所。(Getty Images)
LINE以其多彩的動漫人物貼圖、布朗熊及其女友康妮兔的遊戲,贏得2億1,800萬活躍用戶。圖為LINE公司的工作場所。(Getty Images)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7-04 6:33 PM 標籤: LINE, LINE貼圖, 上市, 動漫人物, 動漫人物貼圖, 微信, 手機遊戲, 臉書
【大紀元2016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遊沛然日本東京報導)LINE計劃於7月14日在紐約上市,15日在東京上市。近期的公開募股(IPO)顯示時價總額有望達66億美元,與臉書、推特、微信主要的社交軟件相比,LINE的活躍用戶數僅2億多,那它靠什麼賺錢?上市的股價走勢備受關注。
LINE自2011年由日本公司推出後,很快在日本、中國等亞洲地區火爆起來,並且直接衝擊到騰訊微信,之後被大陸封鎖。據路透社的消息,LINE以其多彩的動漫人物貼圖、布朗熊及其女友康妮兔的遊戲,贏得2億1,800萬的活躍用戶,但是之後在擴展用戶層上遇到瓶頸。其商業模式的特點與推特相似:如何從同一個用戶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
對於LINE、微信等手機社交軟件,擁有的用戶數量對公司的商業利益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LINE兩年前用戶數曾倍增,並計劃上市,當時時價評估達100億美元以上,但各種原因,導致上市成泡影。之後,在開拓用戶數量上遇到瓶頸,據悉,截至今年3月末,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增用戶數量僅為1,300萬人,增加了6%。這與競爭對手相比相形見絀,臉書旗下的WattsUp一個月的活躍用戶數達10億,微信在過去一年中用戶數量猛增39%,達7億6,200萬人。
巨大的用戶數量直接關係到廣告的商業收入,用戶數量意味著企業的規模。在這方面,推特表現的非常明顯。據路透社的報導,推特3月份約有3億1,000萬用戶登錄,同比增加了3%左右,其1至3月的營業利益達5億9,500萬美元,同比猛增36%。
不過LINE與臉書、推特、微信等不同,具有獨特的商業模式。目前LINE的商業利益中,廣告所占的比例約為三成。其商業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其中一個是動漫人物貼圖,有免費和付費的兩種。日本漫畫已成為世界的人氣商品,LINE與漫畫的專業人士共享利益,大量漫畫高手為其提供各種充滿人性化的收費漫畫貼圖。2016年1至3月LINE的收益顯示,貼圖約占公司業績的兩成。
其二是手機遊戲的收入占據了公司業績的35%。其三是廣告收入,約占公司收益的三成,與臉書的80%相比相形見絀。LINE的前社長森川亮曾表示:「LINE理念是為個體用戶提供與好友之間的更親近的交流空間。」其理念似乎決定著LINE與商業廣告盈利的微妙距離。LINE的舛田淳執行董事曾表示:「並不打算採用以廣告為主的商業模式,目前在商業公信賬號的數量上有嚴格的控制,此外對廣告數也做數量上的控制。」
但是,業界分析人士表示,「LINE的用戶80%是年輕人,商業潛力巨大,隨著上市,市場壓力會對LINE目前的商業模式造成不小的影響。」
責任編輯:盧勇范棣:為什麼企業現在賺錢很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和訊網) 2016-06-07 08:10
文字放大
列印此頁
企業家現在很難,有些迷惘
與2013年前的經濟情況相比,現在的企業賺錢不是很難,而是非常之難,這大概是近兩年企業家們的一個共同認識。尤其是做實業的企業,賺錢似乎越來越難,前些年企業主營業務不賺錢,但非主營業務、投資業務還可以賺些錢,比如,做一些資金套利的生意,投資股市,或者間接做一點房地產業務等,但現在這些准金融業務的盈利空間也變得很小,而且,投資的風險在加速上升。
企業賺錢難或者不賺錢,這顯然不是一個局部現象,而是一個全局問題。對此,大的企業家有大的迷惘,小的企業家有小的疑惑,這究竟是為什麼?企業家該怎麼做?
產業轉型出現空檔期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和產業正面臨改革開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轉型升級。
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發展歷史上,中國經濟經歷了大約三次重大的產業轉型:第一次大約是1982年—1992年,是傳統計劃經濟下的勞動密集型內向經濟向出口加工型外向經濟的轉型,代表性的事件是鄉鎮企業發展浪潮和沿海經濟特區大發展;第二次大約是1992年—2005年,是簡單加工模仿制造向現代規模創新制造轉型,這個階段產生了很多代表性的世界級企業集團,比如,海爾、美的、聯想、華為、中興、大眾等本土企業;第三次是2005年—2015年,這個十年里,中國的產業結構由制造為主逐漸轉型了以金融資本為主,由於成本的不斷上升,制造業被邊緣化,面臨進退維谷。
今年的制造業很困擾,對於大部分出口企業來說,如果沒有政府補貼,鐵定虧損;對於大部分面向內需市場的企業來說,血拼價格是必須的,結果是大家都在盈利的邊緣掙扎。今天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是工業4.0,但是過去10年里,資本運營和政府業績為導向的產業發展模式下,並未給工業4.0的產業升級換代打下扎實的基礎,產業轉型出現了一個空檔期:向上發展(高端和精密制造)技術基礎不夠,向下拓展(內需產品)盈利空間不夠。
產業優勢哪里去了
1978年以來的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歸結起來就三個方面:成本優勢、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但現在這三大優勢基本喪失跆盡。
成本優勢很容易理解,主要是勞動力低廉和環境資源便宜,這個不用多說。現在我們的勞動力成本相對周邊發展中國家已經是劣勢,相對發達國家的勞動成本也沒有絕對優勢,而且更為糟糕的是,在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的情況下,勞動階層的可支配凈收入並沒有顯著提高,因為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抵消了他們的收入提高,這就從根本上抑制了內需的提高。
市場優勢實際上就是人口優勢,這個優勢隨?人口老齡化的進程,正在發生實質性的逆轉。一個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真正的有效需要是什麼?在快速城鎮化的發展方向下,如果四億農民變成城市居民,原來低成本的鄉村生活變成相對高成本的城鎮生活,沒有產業提供高收入的就業機會,房地產將把農民工和農民城市居民捆綁在一個消費壓抑的籠子里。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14億人口里,中低收入階層可能至少占了12億人口,貧富差距過大使得供需之間產生了錯位,高收入者的消費需求給市場創造了某種假象,掩蓋了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問題和消費障礙。中國的中產階級也許只有2億人口,而中國經濟要想維持6%以上的增長速度,中產階級的人口需要翻一番到兩番。
制度優勢就是所謂的中國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就是政府主導經濟、集中力量(人財物)辦大事。政府主導經濟的本質就是政府主導投資,配合以集中居民儲蓄和壓低勞動報酬,這樣的資本壟斷發展模式,在一定時期內和條件下,相比市場機制調節,具有明顯的制度優勢。但是,你不可能無限制地壓低勞動報酬,而資本壟斷的結果必然使居民不能依靠資本致富,這也就必然造成社會上貧富日益兩極分化,極少數資本家巨富,極多數勞動者低貧。如果說有什麼「中國模式」的話,這個模式在走過了36年的輝煌歷史後,今天也到了一個懸崖的邊緣。
今天企業賺錢難或者不賺錢,不是因為人們變笨了,不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錢,不是因為行業無法增長,而是因為你原來的競爭優勢喪失了。當今世界最可怕的事情是能力喪失,核心競爭能力突然間喪失。你原來的優勢現在變成了另外一個地方的優勢。
中國還剩一個戰略優勢:貨幣優勢
過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使三部分人獲得了財富。
中產階層積攢了一些小錢,他們現在到世界各地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旅遊消費,相對於國內的商品質量來說,日本銀座、巴黎老佛爺、美國奧特萊斯的東西實在是便宜;富豪階層則是積極到海外置業、投資和並購,大多出手闊卓,各國政府近年來把對中國投資者的招商引資都當成重要大事,就像國內縣級政府把招商引資當成重中之重;但最有錢的還是我們的各級政府,沒有政府竭力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估計現在GDP應該是在3%以下。政府投資背後不僅僅是財政收入,主要還是依靠銀行,銀行依然是各級政府的錢口袋。
既然有錢,從現實角度看,有錢就是最大的優勢。中國的工業2025戰略,僅僅靠國內自己研發創新不夠,拿錢購買是一個有效實際的捷徑。在未來5年內,買全世界制造業中間產業部分,可以極大補足中國制造業的短板。為什麼不?
在過去的兩年里,全世界各個中央政府都在干同一件事,加速印鈔票,貨幣量化寬鬆。相對於美國、日本和歐洲央行的量化政策,我們人民幣量化策略一點也不落伍。事實上,中國的貨幣發行量遠超美國的貨幣發行量,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貨幣泡沫,國內的房地產泡沫則是人民幣泡沫的投影。中國用全世界最大的泡沫貨幣購買全球最好的制造能力和科技,這不但解決了我們的貨幣泡沫,而且也大大增強了我們長期的制造競爭力。
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是貶值,相對於其它貨幣則是升值,大大的升值。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存在不小的貶值壓力,但人民幣對不少非美貨幣實際上是在升值,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波動幅度擴大,但中間價仍然盯住美元,受美元持續走強拉動而導致人民幣有效匯率大幅升值。對非美貨幣的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人民幣國際化地位。人民幣的優勢地位,在事實上為我們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和產業轉換,創造了某種戰略資源。中國可以把人民幣的泡沫輸送到全世界去,同時可以並購別國的車間、工廠和先進機器,一舉兩得。
人民幣貨幣戰爭的要點
人民幣國際化的本質是把國內多余的貨幣購買力輸送到海外市場,不是到海外消費,不是到海外撒錢,而是購買海外的核心制造能力。
個人觀點,與其把貨幣投放到落後國家的基礎建設,不如把貨幣投放到對發達國家的產業供應鏈的控制上。在這個方面,國家應當更大力度地鼓勵企業跨國並購,對於落後國家,瞄准其金融資產和自然資源;對於發達國家,瞄准其高端制造產業及其供應鏈環節;對於發展中國家,瞄准其消費品市場。
企業未來十年:尋找新的賺錢模式
我們整個的產業生態在發生巨變,粗放式經濟增長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影響未來20年發展的關鍵變量是:移動互聯網、大眾消費新模式、新技術和工業革命。在這三個經濟坐標的互動作用下,經濟和產業必然會發生重構,這個重構的規模和力度可能是過去100年里不曾見過的。在這種大的歷史格局下,企業家應當果斷拋棄不現實的想法,不要指望過去賺錢的方法和模式還能成立,不自我革新,被歷史淘汰只是時間問題,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
如果意識到目前全局問題和發展新機會的企業家來說,未來的戰略布局有三個新起點:第一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不是簡單的加,而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主要的基礎設施,重要性不差於鐵路和港口。今天互聯網啟蒙的時代已經結束,深化發展的階段已經開啟,在新的基礎設施上可以產生很多新的生產、消費和供應鏈環節的變革機會;第二是工業4.0新產業發展,也就是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不是某一個細分市場的革命,而是整個制造產業的變革,對於國內大部分的企業來說,要跟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步伐,意味?跨國並購;第三是消費革命,我大膽預測,傳統的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電影院、餐飲場所、娛樂場所等等,會因為新科技的發展,如VR技術等,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不是消失,而是變形。
作者:范棣博士,獨立經濟學家、亞聯資本董事長。本報特約--企業管理/馬光遠:堅持做實業的企業家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中央日報中央日報 – 2016年6月28日 上午11:40
在房地產很賺錢的情況下,在大陸央企紛紛製造地王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能夠堅守不去染指房地產,在我看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中國大陸樓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國大陸到處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 人生最大的問題是選擇風口。選對了風口,無論你是什麼,你都會在風口飛起來。選錯了風口,人生等於一場悲劇。 2000年左右,有一個人把自己在深圳的房子賣了,然後創業做實業,前兩年終於做不下去了,又把自己做了10多年的企業賣掉,賣了400萬,然後以這400萬作為首付,把10多年前賣掉的房子又買了回來。買回來不到兩年,他的房子在新一輪的房價飆漲中翻了2倍,房子兩年的增值比他過去10多年做實業賺的錢都多。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過去10多年,中國大陸財富的風口在房地產,房地產成為中國大陸聚集財富和資源最多的行業。 與本輪房地產再一次狂飆猛進相對應的,是中國大陸民間投資在前5個月的懸崖式暴跌。在一季度民間投資的資料大幅度下滑的時候,筆者曾經在功夫財經的專欄文章《民間投資為什麼懸崖式暴跌?》中有過專門的分析。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前5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幾乎相當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三分之一。和去年年底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0.1%的增速比,可謂真正的懸崖式暴跌。民間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其中,經濟處在困難中的東北地區,前五個月的民間投資的增速暴跌29.3%。 高層對於民間投資的下滑極為重視。5月9日,“權威人士”在談及中國大陸經濟大勢時,將“民營企業投資下滑”列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的第一風險。大陸國務院在5月份派出督查組調查民間投資下滑的情況,一個月後,他們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向總理來交卷。 據說這次國務院常務會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民間投資。會議開了3個多小時,在談及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時,媒體是這麼報導總理的反應的: “大家都應該認真看看這張表,真是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李克強翻閱著手中的督查報告感歎道。總理所說的,是大陸國務院督查組報告中所附的數張表格,其中列舉了一家民營企業新建一個專案需要的90項行政審批事項,以及日常經營中需要的56項審批事項。 “有些項目,我們的政策規定得很清楚,只要不在禁止名單內,企業就僅需備案,為什麼還要在前面再加上一個‘確認’,還要再繼續審批?”總理指著表格的欄目連續追問,“這麼多審批專案、涉及這麼多部門,有些都是重複審批。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了,民間投資怎麼能不難呢?” 總理最後說,“我們要多傾聽民間呼聲,多辦便民之事!”總理說,“該取消的審批就要徹底取消,該給市場的權力就要完全放給市場!” 從大陸國務院督查組調查的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看,不外乎老生常談的鼓勵民間投資的法規政策不配套、不協調、落實不到位;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資源配置和政府服務等方面難以享受與國企同等待遇;融資難融資貴、繳費負擔重;一些幹部不作為、不會為、亂作為,少數地方政府失信等。 但在我看來,這些原因其實只是表面現象,因為這些原因一直存在。為什麼之前民間投資一直在高速增長,而到了今年,卻出現懸崖式暴跌呢?背後的真正根源,是中國大陸經濟進入“無人區”,依靠過去的模式投資實業,投資一些建設領域,根本不賺錢了。不賺錢了,所以民間投資不再去追加投資。 再說明白一點,民間投資這個時候下滑是正常的,是理性的。當投資實業不賺錢的時候,還硬著頭皮去投資,那才是瘋狂和非理性。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間資本不願意投資實業,早在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之初就跡象非常明顯。以筆者2009年在江浙一帶的實際調研為例,高達70%以上的民間資本選擇投資房地產和股市,而只有不到5%的人選擇從事製造業,這和上世紀90年代民間資本爭相投資實業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實業的冷落不單單是民間資本,近幾年,大量的國有資本也游離在股市和樓市。每年的財富榜上,房地產、金融和資本市場的大亨屢屢上榜,從事實業的則黯然失色,這成了轉型中國大陸的一道獨特的經濟風景線。 中國大陸的企業家為什麼對實業失去興趣,原因非常複雜。 首先,宏觀環境和產業政策的惡化,使得民間資本無法進入一些產業領域。民間資本在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中只占13.6%,在金融業只占9.6%,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只占7.5%,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只占6.6%,至於在石油、電信、鐵路等領域,所占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組整合的名義將民間投資擠出煤礦等領域,將民營資本逐出。即使一些競爭領域做得相當不錯的實業家,如匯源果汁等,也因為環境因素都急於退出實業,鮮有做百年老店打算的。 其次,中國大陸樓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國大陸到處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和外資都爭先恐後進入房地產業,在房價暴漲的情況下,進入房地產一個月的收益都遠高於辛辛苦苦做實業一年的收益,做實業成了最沒出息的選擇。曾記得,當年幾乎中國大陸的中央企業都爭相殺入房地產,即使在國資委出臺退出令的情況下,也沒有撲滅他們對房地產的熱情。 筆者多次強調,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如果其大多數資源集中在房地產和股市等虛擬領域,則意味著關係國計民生的實體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資源將逐步萎縮,最終經濟將呈現“空心化”,整個經濟體將演化成一個隻追逐財富分配,而不創造財富的“傳銷化”體系。對於中國大陸經濟而言,當前最大的危險即在於此。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做實業的環境太差,做實業賺不了錢,做房地產和搞資本運作實在太爽。當然,這錯不在企業家,在房地產暴利存在的情況下,企業家是很難安心做實業的。在房地產很賺錢的情況下,在大陸央企紛紛製造地王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能夠堅守不去染指房地產,在我看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經濟學家 馬光遠) 【中央網路報】
活躍用戶數僅2億多 LINE靠什麼賺錢
LINE以其多彩的動漫人物貼圖、布朗熊及其女友康妮兔的遊戲,贏得2億1,800萬活躍用戶。圖為LINE公司的工作場所。(Getty Images)
LINE以其多彩的動漫人物貼圖、布朗熊及其女友康妮兔的遊戲,贏得2億1,800萬活躍用戶。圖為LINE公司的工作場所。(Getty Images)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7-04 6:33 PM 標籤: LINE, LINE貼圖, 上市, 動漫人物, 動漫人物貼圖, 微信, 手機遊戲, 臉書
【大紀元2016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遊沛然日本東京報導)LINE計劃於7月14日在紐約上市,15日在東京上市。近期的公開募股(IPO)顯示時價總額有望達66億美元,與臉書、推特、微信主要的社交軟件相比,LINE的活躍用戶數僅2億多,那它靠什麼賺錢?上市的股價走勢備受關注。
LINE自2011年由日本公司推出後,很快在日本、中國等亞洲地區火爆起來,並且直接衝擊到騰訊微信,之後被大陸封鎖。據路透社的消息,LINE以其多彩的動漫人物貼圖、布朗熊及其女友康妮兔的遊戲,贏得2億1,800萬的活躍用戶,但是之後在擴展用戶層上遇到瓶頸。其商業模式的特點與推特相似:如何從同一個用戶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
對於LINE、微信等手機社交軟件,擁有的用戶數量對公司的商業利益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LINE兩年前用戶數曾倍增,並計劃上市,當時時價評估達100億美元以上,但各種原因,導致上市成泡影。之後,在開拓用戶數量上遇到瓶頸,據悉,截至今年3月末,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增用戶數量僅為1,300萬人,增加了6%。這與競爭對手相比相形見絀,臉書旗下的WattsUp一個月的活躍用戶數達10億,微信在過去一年中用戶數量猛增39%,達7億6,200萬人。
巨大的用戶數量直接關係到廣告的商業收入,用戶數量意味著企業的規模。在這方面,推特表現的非常明顯。據路透社的報導,推特3月份約有3億1,000萬用戶登錄,同比增加了3%左右,其1至3月的營業利益達5億9,500萬美元,同比猛增36%。
不過LINE與臉書、推特、微信等不同,具有獨特的商業模式。目前LINE的商業利益中,廣告所占的比例約為三成。其商業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其中一個是動漫人物貼圖,有免費和付費的兩種。日本漫畫已成為世界的人氣商品,LINE與漫畫的專業人士共享利益,大量漫畫高手為其提供各種充滿人性化的收費漫畫貼圖。2016年1至3月LINE的收益顯示,貼圖約占公司業績的兩成。
其二是手機遊戲的收入占據了公司業績的35%。其三是廣告收入,約占公司收益的三成,與臉書的80%相比相形見絀。LINE的前社長森川亮曾表示:「LINE理念是為個體用戶提供與好友之間的更親近的交流空間。」其理念似乎決定著LINE與商業廣告盈利的微妙距離。LINE的舛田淳執行董事曾表示:「並不打算採用以廣告為主的商業模式,目前在商業公信賬號的數量上有嚴格的控制,此外對廣告數也做數量上的控制。」
但是,業界分析人士表示,「LINE的用戶80%是年輕人,商業潛力巨大,隨著上市,市場壓力會對LINE目前的商業模式造成不小的影響。」
責任編輯:盧勇
留言列表